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市场营销>试论营销再造

试论营销再造

2011-06-30 来源:中华管理学习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跻身世界500强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但其间的差距是有目共睹。如何站在管理学的最前沿来审视我们在营销领域内存在的问题,作者尝

  跻身**500强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但其间的差距是有目共睹。如何站在管理学的**来审视我们在营销领域内存在的问题,作者尝试提出一个**的概念,即营销再造。营销再造是对我国八十年代引进的菲利普·科特勒的传统营销学体系,运用**的管理学理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练和企业再造———的基本思想和原理来重新反思,重新构建,进而得到以顾客满意度为核心内容的营销新理念。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在全球经济区域化并逐步一体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已充斥到**的每一个角落。稍稍留意一下96年**排名500强的企业,三菱、通用、IBM公司等,无一不是**市场竞争的赢家。再看看我国500强企业,泱泱大国**企业的销售额只有**500强**小公司的一半多一点,可见其差距。当然,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很多,但市场营销的落后无疑是其中之一。本文正是想从市场营销这个特定的视角,用现代**的管理学方法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在营销方面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一种新的概念———营销再造,以期引起国人特别是企业界对此的思考。

    一、对P·科特勒营销概念的反思

    众所周知,菲利普·科特勒这个美国西北大学的市场学教授是营销学的**大师和**,他的《营销管理》一书一版再版,风靡全球,几乎成为**各国商学院学生和商家的必读经典,我国也在80年代予以引进,但当我们以90年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它时,我们会发现在它神圣光环的背后,或许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下面展开分析。

    我们知道科特勒的营销观念的精华集中体现在他的“10P’s”营销策略上,他把“10P’s”策略分成三大块,即战术(Tactic)上的“4P’s”,战略(Strategy)上的“4P’s”和大市场营销(Megamarketing)上的“2P’s”。战术上的“4P’s”是指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策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也是**常用的营销策略。用科氏的话解释就是:如果公司生产出适当的产品,定出适当的价格,利用适当的分销渠道,并辅之以适当的促销活动,那么该公司就会获得成功。他的战略上的“4P’s”即是探查(Probing)、细分(Partitioning)、优选(Prioritizing)和定位(Positioning)策略,也就是企业要进行市场调研,然后进行市场细分,并选择可占领的细分市场以及产品的市场定位。他的大市场营销的“2P’s”是指政治权力(Political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前者是指营销策略必须要注意各个国家不同的政治情况,后者的重点在于树立公司的社会形象。由此,科特勒精心构筑了从微观到宏观、从企业到市场的严密的市场营销体系,无疑,这套体系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当然,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瑕疵。我们知道,整个市场营销的要义在于满足顾客的需要,取得顾客满意的同时,使企业与社会得利。试想,如果不考虑顾客的态度,或者说不考虑顾客的满意程度,又怎能赢得顾客而占有市场,使企业与社会得利?!遗憾的是,通过上述对“10P’s”的分析,我们很难看出:消费者的地位何在?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又是如何被考虑?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这一点,“10P’s”策略中没有提及“消费者”这个人本因素,消费者只是一个从属的、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者而已。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换个角度看市场细分
阅读下文 >> 营销管理视角:营销80后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8751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