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服饰资讯>**服装品牌涉污:棍子该当打向谁?

**服装品牌涉污:棍子该当打向谁?

2011-08-31 来源:搜狐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8月23日发布一份调查报告,称经英国一家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检测,包含阿迪达斯、匡威、李宁等知名品牌鞋服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8月23日发布一份调查报告,称经英国一家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检测,包含阿迪达斯、匡威、李宁等**品牌鞋服产品在内的15件样品被检出NPE(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此前在7月份,绿色和平也曾发布一份报告称,该组织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些品牌对其供应商未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管,其供应商生产过程中向环境中排放NP(壬基酚)。“绿色和平要求各品牌立即淘汰有毒有害物质”,在指出环境污染问题后,绿色和平直接施压于企业,以期将问题**解决。但这一棍子打将上去,是否正落痛点?笔者以为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商榷。

    **范围内,自环保运动从西方兴起以来,NGO监督企业环保责任是否履行到位,是天经地义的行为,但如何评判企业环保责任是否履行到位?其标准是什么?事实上,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无非两部分,一是达到国家和企业所在地、企业所属行业的环境排放标准,这些是合规性标准,属于被动要求;二是在法律法规设定的标准之外,企业自我严格设限,追求更小的污染排放水平,这是道德标准,属于主动需求。如果舆论要评价一个企业是否承担了环境责任,那么需要考察的必要条件是,企业是否满足了合规性标准。至于道德标准,则属于锦上添花,企业出于种种目的而自愿提高自我需求,高于法定标准,并积极实践,当然应予以表扬和提倡,但是就目前的竞争环境中,如果企业达到目前的法规标准,而没有在自我要求方面提出比法定标准更高的标准,社会舆论也没有理由吹毛求疵。

    现在问题来了。对于NPE和NP,NGO指出了其作为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就此批评企业没有履行环保责任,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损害,要求服装企业从源头禁用这些物质;但企业也觉得委屈:这些原料是目前在一些行业所广泛应用的,而且中国从来都没有一个法规或者标准,要求企业从源头淘汰这些化学物质的使用,从合规性角度说,它们都可以算得是环境表现合法的好公民,现在一棍子敲上来,师出无名。

    无法可依,无标准可循,监管有天然的漏洞,成为这一事件中企业和NGO胶着矛盾中的关键点。支持者说,每个国家有各自的国情和产业现状,现在不是制定某些法规和标准的阶段,如果“霸王硬上弓”,因为产业基础不具备,反而会因此死掉一大批企业,得不尝失;反对者说,这是一些跨国公司故意钻发展中国家法律的空子,打擦边球,减少环保投入以实现**程度的经济暴利。

    现代工业生产,环境污染是必然的,但从人本角度出发,必须将其控制在尽量小得范围内,其间关乎技术、法规、市场等多种成本。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两者如何博弈,双赢当然是**,但一定是个微妙漫长的过程。从**经验看,环境问题的**终解决,从来都需要政府、企业、公众(NGO)三者的联动,三者分别在制定政策标准、通过改造工艺技术来实现节能减排、监督企业建言政府等方面各司其职,才是**的治本之策。

相关阅读:

服装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竟然也有气候变化
阅读下文 >> 中祥创新带您亲身体验第13届LED高清光博会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9444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