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纺织资讯>利好因素迷人眼 棉花高处不胜寒

利好因素迷人眼 棉花高处不胜寒

2010-03-19 来源:中国贸易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近期,各地的棉花价格纷纷上涨,纱线价格也持续上涨同时产销两旺的格局也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似乎,棉花的新一轮上涨即将开始。

    支撑人们继续看涨的理由如下:

    1、全棉纱市场销售较好,各地纷现“棉纱荒”

    2、市场经济回暖快,棉花需求再攀升

    3、囤棉商囤积居奇,采购商望而兴叹,棉花市场“缺口”大

    4、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棉花市场未受到直接冲击,后市上涨空间充足

    5、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棉花价格受其影响上涨压力大

    6、外棉价格飙升刺激国内棉花价格跟涨

    7、PPI、CPI指数双上调,市场通货预期大,棉花再涨有理

    可是,面对价格继续高涨的棉花现货和棉花期货,棉花后市该将如何?

    我们知道,投机市场充满机遇。但是投机市场**主要的一个本质是赚钱的人**少于赔本的人。理由再清楚不过了。但是,面对市场上一致的“呼高”,笔者不由得怀疑,目前的利好因素是不是一个挖好的“陷阱”呢?或许市场真如大家所说,后市将是一片“春光灿烂”?

    对此,作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棉花哪去了?

    节后棉花“缺口”说似乎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各地的棉纺企业纷纷抱怨,说是高等级棉花稀缺,尤其是疆棉和美棉的数量更是稀少。据记者了解到,3月份新疆北疆棉花运输出疆困难加大,不仅棉花企业站台上的棉花难以装运,一些签了合同的棉纺厂拿到的运棉车皮也明显“缩水”,造成短期高等级棉供应紧缺。根据自治区农业部门数据显示,2009年新疆棉花总产250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0%左右。而据相关部门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新疆棉自2009年9月以来已发运149万吨,当前新疆各地站台尚有150万吨左右的棉花待发,按照以前6个月的发运速度,每月发运量约为25万吨,即使国家有意加快疆棉外运,但由于受到运力限制,也要于7、8月份才能全部运至内地。

    二是由于一些国际棉商大量生成ICE期货仓单,高等级美棉现货供应紧张,很多棉纺厂原定2月下旬、3月上旬到港的棉花被一再延期,导致棉纺厂原料供应很“拮据”。这一情况也出现在国内的各大期货公司,据他们所说,目前的郑棉期货价格虚高,市场资金入驻明显,纷纷购买棉花进行套保。

    三是部分大中型棉纺厂对后市高等级棉供不足需的预期增强,短期囤棉意愿上升。据南通一棉花销售商介绍,目前疆棉329级棉花南通自提价在16500元/吨,该销售员明确告诉记者,这个价格在市场上相对偏高,不过公司并不愿意急于出售棉花。而山东菏泽的一个棉花企业则明确表示,16500元的棉花很便宜,他认为329级疆棉带票自提价不日将达到17000元。

    2、纱线哪去了?

    纱线哪去了?随着各地棉纱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逐渐加剧,在价格飞涨的情况下,客户们争相抢购,纷纷提前预付购纱款。可是这也加剧了棉纱市场的恐慌,似乎市场上真的一纱难求,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相关人士分析,造成纱线如此紧张的原因有3点:一是节后纺织企业纷纷补库引起的,同时经过1年多时间的消化,当前欧**纺织品服装库存很低,中国纺织品服装在欧美传统市场具有一定的刚性需求,随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障碍逐渐消除,全球经济复苏带来需求恢复性增长,进而推动国内全棉纱市场的消费。

    二是企业“用工荒”也是造成全棉纱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理由。据山东恒华棉花企业一业务员介绍,由于用工荒的问题在国内各大纺织企业均有涉及,因此国内棉纱企业一直不能全负荷运转。如河南和山东聊城地区部分棉纱企业开机率仅为80%,而常州等地用工缺口达到30%左右。

    三、恐慌情绪作怪。由于各地的棉花报价疯涨连连,造成下游抢购者众多。由于市场上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影响,因此棉纱越涨越难买,而棉纱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再次加剧了棉花的上涨步伐。这一双重的魔环相互作用,层层推进,促使“棉纱”恐慌蔓延。据山东一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5月份,而且全部是定纺。而河南一大型棉纺企业也表示,订单已接到4月中下旬。

    四、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目前各国促使人民币升值的论调愈演愈烈,而人民币一旦升值将直接促使全棉纱价格飞涨,因此部分企业选择囤积部分棉纱来缓和人民币升值的冲击,而国外客商选择此时下订单不仅是因为需求回暖,其中的一个因素也是为了避免人民币升值上涨带来的损失,内外的双重压力都是造成全棉纱的供应短时间内突飞猛进。

    五、棉花市场供应少。棉花市场供应短缺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推动了棉花价格突飞猛进,同时它还是造成棉纱市场紧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3、下游市场需求怎么样?

    3.1国内纺织服装消费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纺织企业累计生产布1008186万米,同比50.98 %,增速较2009年全年水平(5.27 %)变化45.71个百分点。其中,棉混纺布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幅迅猛,增幅达129.68%。2010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纺织企业累计生产服装355929万件,同比增长17.15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国内纺织品增长迅速,而流入下游服装企业的比例却相对减少,这主要是因为面料价格上涨过快,而这边部分价格却无法顺利转嫁出去。从事纺织外贸20多年的制衣厂负责人江女士告诉笔者:“原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只能靠我们自己消化,因为下单的价格是早就有协议,不能因为原料涨价而变化。”

    2010年2月,春节的喜庆似乎为内需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不过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但是2月份衣着类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3%,而1-2月份,衣着类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9%。原料价格上涨,而消费品价格却在下跌,这部分的差额由谁来承担?纺织服装企业。

    3.2国外纺织服装消费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2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82.42亿美元,同比激增28.98%。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101.59亿美元,同比增长39.47%;服装及其附件累计出口180.8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5%。从单月情况看,2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126亿美元,单月同比增速达到89.3%,其中纺织品2月出口额46亿美元,同比增长78.2%,服装2月出口额81亿美元,同比增长96.3%。2月纺织品服装出口环比下降18.8%,其中纺织品下降18.2%,服装下降19.2%。2月数据强劲反弹,一改1月平稳增长的态势。2009年2月出口基数较低导致今年2月出现大幅反弹,但是2010年2月份环比数据下降仍显示出我国的纺织服装复苏之路仍漫漫。

    而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3月5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3.6万人,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经修正后为减少2.6万人,2月份失业率持平于9.7%。对此,美国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Richard Fisher表示,即使在经济逐渐复苏的情况下,美国就业状况可能仍将不容乐观。为了在通胀上行风险和经济下滑风险中保持平衡,美联储16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继续维持在历史**点的零至0.25%的水平。

    受高失业率、收入增长放缓、住房财富缩水以及信贷紧张等方面影响,美国个人消费只是温和增长。美国劳工部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美国生产价格指数下降了0.6%,超出了经济学家预期的跌幅,这也是该指数7个月以来的**跌幅。虽然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被减至**小,不过整体市场的复苏程度仍不理想。

    4、棉花到底贵不贵?

    面对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一个人说棉花不贵。从9月初新花刚开始采摘时,籽棉收购价仅在2,8元-3元之间,皮棉收购价不到14000元,而2009年10月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棉花价格仅在13232元/吨,而2010年3月17日328级棉花价格则上涨到15585元/吨,上涨2353元/吨。短短5个月的时间,棉花涨幅达到17.78%,相当于同期人民币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一年期利率的19倍。

    5、总结

    南华期货研究员张海不无忧虑的表示,棉花价格如果之高实属罕见,一旦再次形成2003年的局面,惨状将难以弥补。他认为目前棉花期货资金操控较为明显,一旦价格上涨到一定高度后,多单大势抛售将造成空单仓单优势大增,主导棉花期货市场向下牵引,空头集体逼仓,棉花期货大幅跳水。然后由于淡季因素影响,棉花现货资源纷纷涌入棉市,造成棉花现货价格也紧跟下降。

    目前棉花现货市场主要是受到“物以稀为贵”因素的影响,同时国内市场需求的刺激也支撑着棉花价格居高不下,虽然受到“用工荒”以及经济刺激政策推出等不利因素影响,但是棉花“缺口说”仍是主导市场的一根强行针。不过笔者认为,过分追高不可取。

    3月和4月是纺织行业的传统旺季,此时国内棉花消费大增,价格向下传到顺利过渡,这刺激这棉花的进一步上行。不过转瞬即至的5月份却失去了旺季的支撑,同时政策紧缩的局势也将给纺织企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上游需求不旺,政策扶持不强,棉价的上涨将失去**有利的支撑。此时新疆地区天气转暖,车皮出货力度加快,而囤棉商也开始大量出售棉花,各种利空因素一致到来将使得棉花在5月份大势回调。笔者再次提醒,棉花高处不胜寒,及时落袋为安。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国际棉花成交有所恢复 纺企库存偏低
阅读下文 >> 中国多部门重启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 用沙盘推演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3936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