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创业学院>管理者要有磨刀意识

管理者要有磨刀意识

2011-06-06 来源:中人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一、一个伐木工人的故事有一个工人在一个伐木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决定认真做好这份工作,好好表现。上班第一天,老板给了

 一、一个伐木工人的故事

    有一个工人在一个伐木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决定认真做好这份工作,好好表现。上班**天,老板给了他一把斧子,让他到人工种植林里去砍树,这个工人卖力地干了起来。

    一天时间,他不停地挥舞着斧子,一共砍倒了19棵大树。老板满意极了,夸他干得不错。工人听了很兴奋,决定工作要更加卖力,以感谢老板对他的赏识。

    第二天,工人拼命工作,他的腿站久了又酸又疼,胳膊更是累得抬不起来了,可是这样拼命,却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结果。他觉得自己比**天还要累,用的力还要大,可第二天却只砍倒了16棵树。

    工人想也许我还不够卖力,如果我的成绩一直下降,老板一定会以为我在偷懒,所以我要更加卖力才行。第三天,工人投入了双倍的热情去工作,直到把自己累得再也动不了为止。可是,让他失望的是,他只砍倒了12棵树。

    工人是个很诚实的人,他觉得太惭愧了,拿着老板给的高薪,工作却越来越差劲。他主动去向老板道歉,说明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并检讨说,我真是太没用了,越卖力干得越少。

    老板问他:“你多久磨一次斧子?”工人一听愣住了,他说:“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砍树上了,哪里有时间去磨斧子啊?”

    埋头苦干是很好的做事态度。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我们花上大量的时间,事情自然就会解决。实践告诉我们:不是不做事,也不是只做事,而是要注意做事的方式和方法。

    二、管理活动哪些工作具有“磨刀”性质

    上述伐木工人,工作可谓兢兢业业,他不辞辛劳、埋头苦干,甚至加班加点,却仍然做不好工作,原因就在于“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砍树上了,哪里有时间去磨斧子”。工作之所以累,是因为不会讲方法。

    我们在管理活动中,有些工作是不是和上述伐木工人一样?“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赶生产上了,哪有时间------!”认真想一下,管理活动中有很多工作就属于“磨斧子”的性质。

    1、计划

    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对于生活、对于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接手一项工作,首先脑海里要有一个概念:这事情我得合计一下。合计就是计划。执行力与计划性并不矛盾,计划本身就是执行的一部分。领导看重的是结果,所以强调执行;管理者强调的是做事的效率和质量,所以要计划。计划不周,不仅会造成做不好,更会做错。

    磨刀不误砍柴工。接受工作后首先要考虑你的资源及如何使用这些资源,计划越周密,工作开展的就越顺利。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中**的“磨刀”项目。

    2、员工培训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投入决定着价值的产出程度。作为生产力三要素中**能动的要素,劳动者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着生产力水平高低。可以说,掌握**技术的劳动者就是**生产力的代表。

相关阅读:

管理者 管理故事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管理者需要训练
阅读下文 >> 老板要有企业家精神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8522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