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市场营销>2009年中国报业发展亮点

2009年中国报业发展亮点

2010-03-01 来源:中国贸易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慧聪商务服务2009年对中国报业来说,可谓喜忧参半。所喜者有二:一则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不少报社迎来了自己的60岁生日。二则经过改革创新和负重拼搏,中国报业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行业的稳健发展,取得了应对危机的阶段性成果。所忧者亦有二:一是受电视、网络和手机等电子媒体的冲击,报纸行业的“受众危机”愈发显现。二是报业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报业的赢利模式创新和经营方式转换面临严峻挑战。

    喜迎60华诞,进入成熟媒体新时代

    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中国约有近百家日报迎来了自己的60岁生日。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报业在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诸层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数量和规模而言,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报纸1943家,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报业传媒集团100家(含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39家和地方党委政府批准组建的61家),报纸期印刷量突破2亿万份大关。①同时,中国报业还形成了以党报为**,以晚报、都市报、晨报、商报和青年报为主体,以行业报为补充的完整的报业体系,报纸广告收入占全国广告市场总额的17%左右,成为厂商广告投放的**媒体之一。尤值一提的是,已经有3家报业集团实现了上市目标(含境外上市的北青传媒)。

    中国报业用6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用200多年才完成的报业培育历程,初步实现了现代化的目标。因而,可将2009年视为一个“拐点”,中国报业由此开始步入成熟期。

    再掀体制改革,探寻发展新动力

    对市场主体而言,体制决定“体力”,“体力”决定能力。体制对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报社而言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经营体制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2009年,中国报业体制改革再掀新高潮,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均有新进展。

    一是在国家宏观层面,新闻出版主管部门高调推出“转企改制”新举措。当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新闻出版单位的改制定下“路线图”。柳斌杰更是明确指出:到2011年底前,所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将基本完成转制任务。11月12日,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京揭牌,这意味着文化部直属的中国文化报已整体转企改制,成为我国**家整体转企改制的中央部委主管报社。②尤值一提的是,在有关部门的助推下,报纸退出机制在2009年迈出实质性步伐。2009年8月,中华新闻报发布停刊清算公告,成为首家倒闭的中央级报纸。

    二是在微观的报社层面,开展实质性的宣传编辑和经营业务“两分开”改革,将其经营部分转企改制。

    拥抱“文化产业”,拓展多种经营新视角

    在做好主业(发行和广告)的同时,如何积极有效地切入其他行业,开展多种经营,是中国报业多年来持续探索的课题。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新兴文化产业项目是报业拓宽经营的一个新视角。以文化产业的理念审视报业的延伸经营与资本运作,找到了新的切入点。相对而言,我国文化产业的部分行业还较为落后,如文艺演出、动漫影视、会展论坛、网络游戏、产业培训等尚处初级阶段,尤其是文化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催生了新兴文化业态,使文化产业具有更高的成长性和爆发力,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部分文化产业项目发展迅猛,报业以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资本优势和平台优势介入,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投资选项。

    2009年,多家报业集团采取强力措施切入文化产业相关项目。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投入5亿元打造的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开始招生,成为国内**挺进文化教育领域的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中国烟草集团浙江公司等国有资本共同组建国有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将通过资本运作方式,超常规培育发展文化传播产业骨干企业和新兴文化产业。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从2009年起连续5年每年划拨2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加快进入新兴文化产业项目的步伐。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等多家报业集团开建文化产业园平台。   主动回应数字化,布局新媒体

    传统报业素以“内容为王”作口号,但报纸的内容优势却未能有效利用,报社所创办的网站大都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09年各地报社全力布局新媒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对报社所属新媒体进行改造创新,扭转报社所属网站的亏损局面。二是加大与新兴媒体的战略合作。

    2009年9月由阿里巴巴集团与浙江日报集团合作创办的网络时尚生活周刊《淘宝天下》在杭州诞生。这是一份编辑、记者、读者、网民实时互动的刊物。所有内容源于网民并由网民采集,所有内容主题的讨论、主题的细化、稿件的制作,都由网民完成,编辑只起到前期主题确认、主题分工和后期审核的作用。③《淘宝天下》通过网络和线下共同发行,以网络发行为主。同时,改变过去平媒广告无法**计算效果的广告模式,与网络互动,尝试全新的互联网式广告模式。

    做活县域报纸,再现新蓝海

    新世纪初,以苏州、无锡、温州、烟台、佛山、鞍山等为代表的地市报异军突起。从2005年起,全国性报纸、省域报纸和地市报的印刷量保持稳定(或略有下滑),广告经营进入“低速增长期”,而县域报的印刷量和广告收入仍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在2003年的报纸大整顿中,绝大多数县级报停刊,全国仅留下县级报17家。但有迹象表明,县域报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成为报业的一大亮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2008年全国报纸总印量为1594亿印张,同比减少2.45%,为16年来我国报纸印量首次下降。但同期的县级报纸平均期印数增长15%,总印数增长17%,呈现“逆市飘红”的新格局。县域报纸的**萧山日报社近年来一直**发展。该报年经营总收入近亿元,其中广告收入5000多万元。此外,根据笔者近年来的考察和调研,目前全国不少县市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类似于DM报纸的民营县域报,在县域内有较大**。

    我国县域报类似于西方的社区报,其发展前景广阔。美国是**上**个拥有社区报的国家,社区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2009年美国行业组织IPA对全美125家不同大小的报社的调查显示,销量低于1.5万份的社区报,在截至2008年的5年内,广告总收益平均上升了2.5%,其中分类广告收入贡献**,平均升幅达23%,而同期销量高于8万份的大报广告总收入则下跌了25%。

    注释:

    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财务司:《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7月1日

    ②李强:《中国文化报整体转企改制》,《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11月17日

    ③《中国首份网络时尚生活周刊〈淘宝天下〉昨在杭**》,《浙江日报》,2009年9月11日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我国新闻出版市场监测体系及其应用软件开发研究”的部分成果】

    (作者为武汉工业学院中国报刊发行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媒介管理学博士)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2009年全国电视媒体收视盘点
阅读下文 >> 网络广告趋疲软 植把广告放进好莱坞大片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3692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