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数码电子>市场观察:2009年汽车电子增速让人惊艳

市场观察:2009年汽车电子增速让人惊艳

2009-11-10 来源:中国贸易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在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的推动下,区域销售壁垒被打破,小排量汽车购置税降低……汽车消费市场环境不断改善。从2009年汽车生产销售情况来看,中国汽车消费第二次高峰已经提前启动,汽车总产量从2月份开始回暖,而6月份中级轿车同比的增长标志着中国私人汽车消费的全面复苏。2009年1-9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达到958.9万辆和960.6万辆,产销量均位居全球**,并已经全面超过去年的水平。下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推动汽车电子市场**增长。

  2008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但在汽车产量增速急剧回落的影响下,市场发展速度有所回落,成为2000年以来的一个低谷。全年汽车电子产品销售额达到1405.4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5.6%。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持续增多,产品功能不断完善。考虑到汽车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消费者汽车电子消费习惯的逐渐形成,赛迪顾问十分看好中国汽车电子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预计2009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增长率将达到50.2%,到2011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将超过3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5%。

  本土汽车电子厂商发展迎来黄金时代

  国外企业和合资企业一直是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主力,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汽车厂商特别是本土汽车厂商在成本和产品升级的压力下,越来越多地采用本土汽车电子企业的产品,大大提升了本土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2008年,中国本土汽车电子厂商市场份额达到13.8%。

  回顾本土汽车电子企业的发展历程,首先在消费性质的汽车音响和车载娱乐系统实现了突破,而在本土汽车厂商的带动下,本土汽车电子企业在发动机管理(EMS)领域也实现了市场突破。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海外还未消退,全球汽车产业将在短期内处于发展低谷,成本压力将越发明显,将为价格较低的中国汽车电子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质量的不断提升,未来中国汽车电子厂商在市场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环境也在不断优化,在年初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都提到了汽车电子,汽车电子作为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点,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汽车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水平”。并在《汽车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中对十余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技术目标做出了详尽规定,汽车电子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关键。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为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智能化、网络化成为汽车电子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传统产品升级和新兴产品的普及应用将成为汽车电子产品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而智能化、数字化和总线化成为产品的发展方向。

  随着半导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汽车电子机电一体化、服务信息化、功能集成化、控制数字化、管理智能化、通信网络化的特点和趋势的日益明显,汽车电子的概念逐渐由与汽车结构、性能、匹配有紧密关联的电控系统和相对独立的车载电子装置,扩展延伸到一个网络化的概念。软件技术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汽车电子软硬件的开发也由以往的定制化向模块化发展,汽车电子厂商、半导体厂商、软件厂商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分工更加细致,AutoSAR联盟的成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趋势。

  未来汽车电子在功能上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功能也越来越多种多样;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数字化将成为发展趋势,一些传统模拟和机械的器件将被数字所代替;在信息传输上,Flexray、CAN、LIN总线的使用将更加频繁,汽车电子产品也将随之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白线检测、智能泊车入位、防碰撞预警以及全景摄像头等新产品也将开始正式出现在高端汽车中,汽车电子产品的更新将不断为汽车电子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联发科TD投入达30亿 芯片出货量将破3亿
阅读下文 >> 4G标准明年在华宣布 两大标准或同时胜出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2344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