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中国乳业双寡头格局未变 洋奶粉夺市场定价权

中国乳业双寡头格局未变 洋奶粉夺市场定价权

2013-07-17 来源:糖酒快讯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  三聚氰胺事件实际上帮了外资婴幼儿奶粉企业一个大忙,也改写了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格局。  据统计,2008年之前,本土品牌占

  “三聚氰胺”事件实际上帮了外资婴幼儿奶粉企业一个大忙,也改写了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格局。


 

  据统计,2008年之前,本土品牌占据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超六成份额,而经历“三聚氰胺”一役,消费者对本土品牌信心丧失,外资婴幼儿奶粉品牌由此获得了量价齐涨的**机会。目前,在中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外资品牌占据**优势。

 

  乳业**宋亮表示,目前,一二线城市销售的85%左右都是进口奶粉,国产奶粉则退守到了三线城市以下地区。此外,越来越多的进口高端液态奶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目前中国乳业发展的**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和由此引发的信任问题,这是中国乳业发展的**障碍。”宋亮认为,“三聚氰胺”事件将中国乳业存在的奶源和加工环节的不匹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漏洞充分暴露出来。

 

  虽然本土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一直在进行自救和提升,不过,要建成一个完全健康的产业体系依旧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政策监管、奶源建设、诚信体系都有待继续完善。

 

  分水岭

 

  2000年,我国乳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并在2005年摘掉“贫奶国”的帽子,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产奶国。然而,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成为一道分水岭。

 

  广州乳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向记者表示,从1998年到2008年十年间,牛奶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7.4%,奶牛存栏年平均增长率是9.98%,人均年占奶量从5.3公斤上升到27公斤。而从2008年至2012年,牛奶总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29%,奶牛存栏年均增长率为4%;4年来的人均年占奶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仅稍微提升了0.3公斤。2012年全球总产奶量约为7.49亿吨,人均年占奶量约为107公斤,中国牛奶总产量仅占全球的5%,人均年占奶量也只有全球水平的25.5%。

 

  “"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失去了市场定价权。”普天盛道乳业**雷永军对记者表示,2008年之前的近10年时间,三鹿的奶粉价格具有**意义。但在2008年之后,原料成本没有太多变动,但终端奶粉价格却上涨了70%~120%,国内的奶粉价格基本由外资品牌说了算,“国产奶粉即使降价也斗不过洋奶粉。”雷永军说。

 

  东部沿海地区多家母婴连锁店负责人也向记者坦言,“三聚氰胺”事件后,进口奶粉销量节节攀升,目前国产婴幼儿奶粉销量占比不足5%。此外,大量妈妈为了买到“放心奶”,通过海淘、海外代购等渠道抢购洋奶粉。

 

  **的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奶粉44.5万吨,同比增加24.8%。而在2008年全年中国进口奶粉仅有12万吨。如果下半年保持上半年进口量,全年奶粉进口量或接近100万吨,这还不包括大量海淘、走私、海外代购的奶粉。

 

  “三聚氰胺”事件不仅击倒了三鹿公司,也**改变了不少奶粉企业的命运和奶粉行业的格局,南山等不少“三聚氰胺”事件之前曾排名前列的国产奶粉品牌现在市场份额大幅缩减,而如今排名国产奶粉前列的贝因美002570,股吧(002570.SZ)当时仅是一家二线奶粉品牌。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洋奶粉的日子**过。”一位奶粉企业高层张华(化名)说,以美素为例,美素在前几年仅是一个年销售额数亿元的二三线“洋奶粉”品牌,去年销售额已经突破40亿元。

 

  外资奶粉品牌的攻城略地,让国内企业失守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定价权和主动权,逼迫不少国内乳企开始到海外投资建厂找奶源。


 

  自救


 

  宋亮表示,国内乳业亟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消费者信任危机;二是奶源的建设。

 

  在王丁棉看来,这5年政府**的进步在于把乳业纳入到专项监管,并且监管从流通、加工环节拓展到对上游奶源的监管。政府在包括设立新的标准、提高行业准入条件,以及目前正在实行行业整顿提高行业集中度及“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消费信心”的“双提”方案、“五不准”、婴幼儿奶粉反垄断调查等,均意味着政府对这个行业的重视已经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乳企也开始引入**技术,建立现代化管理和监控体系。

 

  然而,自救过程中,无论是政府一味大棒“伺候”,还是企业大投入提升技术,都未能解决消费者信心问题。王丁棉认为,以政府一味强调企业自办奶源为例,这就有误导,一旦企业搞不好,农民也不养牛了,到哪里去找奶源?在王丁棉看来,生产加工企业自建奶源必须有个度,不可能如政府期望的70%~80%,这样农民养奶牛只占20%~30%,很多奶牛都要被杀掉。

 

  再如政府要求企业兼并重组,由政府主导推动行业整合,**次整顿工作是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31日结束。然而,这次整顿中几百家中小企业的突然退出,导致部分地区的低温奶市场出现阶段性的产品供应断层,以及为这些中小企业供奶的散户奶农有奶卖不出而被迫杀牛、卖牛的现象发生。

 

  今年,新一轮行业重组已经打响,以蒙牛与雅士利联姻为标志,大量中小企业将被兼并整合或者关停退出。王丁棉认为,这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企业被整合,政府整合乳业便于管理的初衷是好的,但这种行政命令式的整合,恐让一些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做强做大,不利于乳业市场化;此外,现在政府提倡兼并,但企业有没有真正的钱去兼并,例如现在蒙牛兼并雅士利,都是银行借钱,自身没有多少资金,这不是企业自愿的调整,搞不好又将引起风波。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乳企自律诚信问题更可怕,蒙牛篡改日期就是中粮接手后发生的。此外,“多头管理”导致的责任不明也依旧存在,美素丽儿经销商使用过期奶粉,海关、工商、质监三个部门互相推诿,管理上的死角依旧存在。

 

  雷永军认为,要真正改变奶粉行业的这种现状,就必须从奶源下手,找到中国奶源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监管模式”,这样才能真正杜绝奶粉安全问题的发生。

 

  双寡头格局未变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5年后,中国乳业还是双寡头格局。”宋亮表示,光明乳业、三元等目前仍处于二线阵营,其他就是新希望乳业等区域性企业,不少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君乐宝等企业则被蒙牛等巨头整合,市场集中度提高了,蒙牛和伊利的全国市场布局已经基本形成。

 

  2010年12月1日,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在乳品行业开展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乳品行业项目(企业)审核清理工作,将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企业,依法撤销生产**,**终2011年质检系统吊销注销乳制品企业生产**426家,淘汰了40.4%的乳制品企业。此外,当时一些具有自有奶源优势的小型乳制品加工企业,也因为无法承受重新购买检测设备的高额费用而退出市场。

 

  “"三聚氰胺"事件是一个分水岭,国内乳制品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有相当大程度的提高,如规模化奶源从2008年的10%左右提高到如今的40%左右。”宋亮表示。

 

  申银万国证券认为,由于国内奶源主要集中于北方,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北四省(自治区)的奶牛存栏数占全国的比例超过60%,由于原料奶保质期非常短,须就近加工,成品液态奶重量大,运输成本高,因此,伊利、蒙牛这类草原乳企的奶源和成本优势是城市型乳企和液态奶进口商难以超越的,凭借奶源及成本优势,伊利、蒙牛等草原型乳企采用保质期较长、运输条件宽松的常温奶将销售网络铺向全国。截至2011年末,伊利拥有销售人员9738人,是A股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中销售人员**多的企业。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危中寻机 区域白酒发展“快马加鞭”
阅读下文 >> 下月起啤酒瓶标签须标原麦汁浓度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7589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