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要求,到2015年,基本建立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提升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重点防控行业、重点防控企业和重点防控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水平。
中国在化学品环境管理现状上,与需求存在明显差距,具体体现为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和风险隐患突出;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环境管理基础信息和风险底数不清;监测监管、预警应急、管理和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在中国,化学品导致的健康和环境风险与日俱增。环保部在《规划》中透露,中国目前仍在生产和使用发达国家已禁止或限制生产使用的部分有毒有害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遗传发育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性等特点,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长期或潜在危害。
《规划》指出,将逐步淘汰高毒、难降解、高环境危害化学品,并对高环境风险化学品的使用加以限制。
近年来,中国局部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内分泌干扰物质浓度高于国际水平,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多个地方出现饮用水危机,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此外,危险化学品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频发。2008至2011年,环保部共接报突发环境事件568起,其中涉及危险化学品287起,占突发环境事件的51%。紫金矿业泄漏污染事件、大连海洋污染事件、新安江污染事件等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不良社会影响。
《规划》还指出,农药、医药、染料、纺织和精细化工等行业尚未实施有效的特征化学污染物污染防治和环境监测,而危险化学品渗漏引发的场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染面积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新型煤化工企业造成特征污染物大量排放。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应遵循“预防为主,全程防控,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制度先行,夯实基础,政府主导,企业负责”的原则。
“十二五”期间,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工作将三种类型58种类化学品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将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等六大行业以及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产业作为重点防控行业。
在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数量较多、化学品生产使用量较大、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较为敏感的区域,将设重点防控区。2013年,环保部将确定“全国重点防控区域名单”。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新建化工企业必须全部进入化工园区,严禁在园区外审批新建,现有化工企业应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化工园区集中。
同时,环保部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点防控企业确定工作,对具有较大环境风险和潜在危害的生产、使用、储存和排放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实施搬迁改造、环境管理登记、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应急体系等措施,提高防控水平,降低环境风险。
来源: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