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系列风波后,油企终于放低姿态开始提升油品质量,那么我国油品究竟差在哪,此次油企提出的升级方案是否能够切实执行,成为民众**为关心的问题。
统一升级有难度
资料显示,中国的成品油排放标准以硫含量来看,京Ⅵ标准硫含量要低于10ppm,国Ⅴ标准要低于50ppm,国Ⅲ标准要求低于150ppm。但据了解,目前除了北京已经开始使用京Ⅵ标准汽柴油,上海、珠三角、江苏等地实施了国Ⅴ标准油品,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油品实施的仍是国Ⅲ标准。
同时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油品标准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欧洲实施的成品油排放标准硫含量分别是低于30ppm、10ppm。这意味着,北京实施的京Ⅵ标准与欧洲相当外,大部分地区国Ⅲ油品的硫含量确实如网上所流传的是欧洲的15倍,美国的5倍。
而关于此次油企提出的升级目标,业界**认为完成的困难很多。金银岛分析师韩景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就市场层面而言,油品升级的具体落实需要较长的过程,原因首先是炼厂装置升级改造。“现阶段除北京执行京Ⅵ,上海、广东、江苏执行国Ⅴ标准以外,国内其他地区基本执行国Ⅲ汽油排放标准。而北京的燃油供应主要来自燕山石化、华北石化、齐鲁石化及主营单位下属东北个别炼厂。如果当下在全国‘一刀切’地执行国Ⅴ标准,因炼厂生产工艺并未达到,需要升级改造过程,燃油供应将很难得到保障。”韩景媛说。
技术已过关
尽管行业人士表示实现目标有困难,但是在采访中记者却了解到,目前中石化的大部分炼油产能基本已完成了技术改造,中石油的多数炼厂也正在改造之中。来自安迅思息旺能源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沿海大型炼厂基本都具备了生产国Ⅴ、甚至国Ⅵ汽油的能力,其中,中石化旗下能够生产国Ⅴ、国Ⅵ汽油的炼厂产能为17520万吨/年,约占其总炼能的64%;中石油进度相对缓慢,只有23%左右4300万吨/年的炼能可产国Ⅴ、国Ⅵ汽油。
此外,中海油旗下**的大型炼厂、年产能为1200万吨的惠州炼化也已经升级完毕。惠州炼化某高管日前对本报记者表示,惠州炼化在2012年进行了半年左右的大规模改造,目前已经全部能够生产国Ⅴ、国Ⅵ汽油。
安迅思息旺能源高级信息经理李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桶油’的主要炼厂早在2011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一轮较大的硬件设施投资,完成油品升级已不存在技术难题。”
按照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能够生产国Ⅴ、国Ⅵ汽油的产能相关媒体进行了粗略计算,全国已具备生产约2.3亿吨/年国Ⅴ、国Ⅵ汽油的能力。另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2012年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77亿吨,其中汽油消费0.8667亿吨,也就是说目前全国供应国Ⅴ汽油的能力已经具备。
另外多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介绍,如果能够更早实施改造,明年1月1日起全面替换并非没有可能。油品升级主要包括加氢脱硫装置和系统配套两个工程,加上设备调试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半年。对于中石化、中石油乃至中海油等巨头来说,汽、柴油品质升级主要障碍并不在技术硬件,更多的是在于原油及成品油价格机制让它们觉得划不来。
利益分配是难题
据资深业内人士计算,油品升级的关键在于脱硫,从国二到国Ⅲ,再到国Ⅴ,脱硫工艺的加工成本不断增加。如果完全按成本核算,油品质量每提升一个层级,每升油价可能上涨0.5元以上,升级油品的成本由谁承担是解决升级改造的关键因素。
“油品升级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并不是难题,但是**的障碍是利益分配。”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在接受汽车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油品升级导致油企成本上升,而成品油零售价格受到控制,加之近两年炼油行业整体亏损严重,炼油企业尤其是中小炼厂的动力尤显不足。
但是,若直接将油品升级的成本转嫁给市场,那么消费者的成本也将随之增加。以江苏省为例,2012年12月30日起,江苏南部多个城市开始销售国Ⅴ汽油,每升汽油的价格上涨了约0.3元。对于出租车司机而言,一辆车每月耗油量在1000升左右,每个月仅油钱就要多花300元。
东方油气网油品分析师程瑞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目前中国不少炼厂都可以生产国Ⅴ标准的油品,东部地区有些炼厂还可以达到更高标准。但是,油品价格涉及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一旦油价上涨,必然会带动众多产品涨价。如何平衡炼油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是我国油品升级进程中**的问题之一。
来源:慧聪石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