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化工资讯>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2013-02-19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 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曹耀峰近日

   达到****水平,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曹耀峰近日表示。

 

  1月18日,中国石化“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少数几个掌握特大型深高含硫气田开发核心技术的国家,跻身****水平。

 

  这只是近年来中国石化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

 

  攻克高含硫气田开发**性难题

 

  2003年,中国石化在四川东北部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规模**、丰度**高的特大型高含硫天然气田——普光气田。

 

  对于超深、复杂地形的高含硫气田的开发**上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地位日益突出,2011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23.7%,而我国仅占4.5%,2012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接近30%,资料显示我国海相高含硫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探明储量已超过1万亿立方米。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是国家能源发展的紧迫需求。

 

  为攻克高含硫气田开发的**难题,2005年,中国石化启动了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经过近七年的技术攻关,中国石化攻克了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自主创新形成了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高产高效开发技术,建成了**第二个百亿立方米级的特大型高含硫气田;自主创新了特大型高含硫气田腐蚀防护技术,首次实现了年产百亿方高含硫湿气的直接输送,节约了土地、减少了污染源,降低了投资20%;自主创新了高含硫天然气特大规模深度净化技术,自主设计建成**第二大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处理能力达120亿方/年;自主创新了特大型高含硫气田安全控制技术,自主创新了高含硫气田关键管材,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业内**称,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程应用是我国石油工业的一大创举,使我国成为**上少数几个掌握特大型深高含硫气田核心技术的国家,该项目形成的理论、技术和标准极大推动了我国高含硫天然气的开发步伐,为“盘活”国内更多的高含硫天然气储量开辟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径。

 

  初步形成四大技术平台

 

  在2012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石化还有两项科技成果——聚丙烯分子链结构调控新技术及应用和高应力强水敏深层井筒稳定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分别获得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

 

  曹耀峰介绍说,目前中国石化已形成“一个整体、四个平台、统一计划、集成开发”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即以油气勘探开发、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公用技术为四大技术平台的统一整体,拥有8家直属研究院、5家直属工程设计单位和一批企业研究机构。科技投入持续加大,初步具备了****水平的科研条件。

 

  比如,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目前中国石化已形成东部陆相隐蔽油气藏成藏地质理论及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和海相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体系及其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对补足其上游“短板”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我国**的石油炼化企业,中国石化已掌握****水平的炼油全流程技术,可以依靠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建设千万吨级炼厂;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油品生产系列成套技术,完成了全国无铅、国Ⅱ、国Ⅲ以及部分城市国Ⅳ、国Ⅴ排放标准的油品质量升级,用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国外几十年的油品质量升级历程。

 

  在石油化工主体技术上,中国石化也已拥有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芳烃成套技术,以及甲苯歧化、乙苯/苯乙烯等一批技术。可依靠自主技术设计建设百万吨级乙烯生产装置。

 

  截至2012年底,中国石化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02项、技术发明奖48项,闵恩泽院士2007年荣获国家**高科学技术奖;2008年7月,被**国资委、国家科技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首批“创新型企业”。

 

  提供绿色发展引擎

 

  普光气田不仅破解了**特大型超深高含硫天然气田开发的重要难题,更为重要的是每年可为“川气东送”沿线六省二市70多个城市提供**绿色清洁能源,极大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8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69.8万吨。

 

  曹耀峰说,应用普光气田安全高效开发配套技术,更多的高含硫天然气储量将陆续建成生产能力,可以大大缓解国内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对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是依靠不断地科技创新,中国石化近年得以大力实施“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绿色低碳,引领新兴,差异特色,支撑**”的科技发展战略。无论是在资源发现、开发利用、清洁油品生产、化工产品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应对气候等方面,科技创新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2007 年起,中国石化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驱油技术研发,并在胜利油田建成国内外**燃煤电厂烟气CCUS 全流程示范工程。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封存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原油采收率,达到社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项目建成后,可年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

 

  再如,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开发的上装密封鹤管技术、油库油气回收成套技术、加油站油气排放处理装置等油气回收技术研究成果,已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广东等42 座油库和17 座加油站推广应用。在现场运行的2 年多时间里,为油库、加油站回收油气约1000 万立方米,创造经济效益8000 多万元。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我国工业废水治理现亟待解决
阅读下文 >> 整合营销时代涂料市场渠道扁平化运作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6730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