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化工资讯>我国工业废水治理现亟待解决

我国工业废水治理现亟待解决

2013-02-19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 说它难啃,是因为与生活污水相比,工业废水的污染物量大,而且不同行业的废水成分不同,有些还有毒性,具有复合型、压缩型的污染

  说它“难啃”,是因为与生活污水相比,工业废水的污染物量大,而且不同行业的废水成分不同,有些还有毒性,具有复合型、压缩型的污染特征,在技术处理上更复杂,难度更大。

 

  说它“必须啃”,是因为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更加严重,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加快治理工业废水,不仅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生态安全,更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的健康发展。

 

  污染形势很严峻

 

  企业自行治污的模式亟须改变

 

  工业废水污染的严重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工业废水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进行多方面的污染,其污染成分难以在环境中自然降解,并可以通过植物、动物的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其中,重金属废水又是工业废水中对环境影响**的。

 

  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水业市场研究报告2012版》显示,“2010年,全国工业废水中汞、镉、六价铬、铅、砷的排放量分别为1.047吨、30.129吨、54.804吨、140.81吨和118.09吨;COD和氨氮的排放量分别为434.77万吨和27.27万吨”。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造纸、化工纺织食品、热电、冶金、煤炭、饮料、核燃料、石化是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其中排在首位的造纸业废水排放量占到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8.58%。”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所所长傅涛说。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采用的是企业自行治污的模式,即企业自行购建污水处理设施、配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设施运营和维护。但是因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复杂,需要专业化的运营管理,这种模式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我国对于工业废水的治理早在10多年前就已起步,很多工业企业都设立了废水处理的设施,有数据表明建成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的达标比例超过95%。但是,实际上,很多废水处理设施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有些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个别设施只为应付检查,检查了,就运行一下,平时就直接排放或混入市政生活污水处理。虽然我国实行排污许可制度,但是在实际中,无证排污、偷排和超标排放的情况屡见不鲜,在部分地区还相当严重。”傅涛告诉记者,“可以说,我国工业废水的治理走过一个误区。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业废水的运营服务体制不健全,部分监管不到位。”

 

  深度治理在进行

 

  提高治理效率应该专业化治污

 

  应该肯定的是,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对工业废水的治理情况在日渐好转。2010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237.47亿吨,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38.47%,工业废水排放的达标率为95.3%,比2005年提高4.1个百分点。从排放标准来看,“十一五”期间,工业废水排放量总体稳中有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五项重金属汞、镉、六价铬、铅、砷排放量也在总体下降。

 

  去年,环境保护部针对稀土、硝酸、磷肥、电镀等多个工业行业实施了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行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目前,已经着手制定《染料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加强对这一有毒有机污染物防治重点行业的监管。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预计削减工业COD150万吨以上、削减工业氨氮两万吨以上。同时,伴随着水质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对废水回用要求的逐步提高,对偷排、漏排、不达标排放监控力度的持续加强,工业废水的治理将得到更加有力的推动。

 

  此外,工业废水治理市场也在启动,越来越多进行工业废水治理的专业公司开始涌现,市场对投资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中国水业市场研究报告2012版》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工业废水治理领域投资需求将达1292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国工业废水治理实现总投资821亿元,约占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3.8%。“工业废水治理的市场正在打开,将进入一个深度治理的新阶段。”傅涛说。

 

  “原来的工业废水处理是企业内部的事情,自己投资建设、自己运营,这种情况下,废水处理设施更像企业的一个附加车间,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现在,随着企业开始由自己建设、自己运营,逐步转变为向市场购买专业化服务,工业废水处理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环保产业。”傅涛进一步分析指出。

 

  正如市政生活污水处理市场刚起步时,也存在运营效率不高的情况。正是引入了BOT等专业治污的新的商业模式,才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工业废水治理也必须走专业化运营的道路。

 

  根据《中国工业废水市场分析报告2010版》统计,目前具有工业废水处理资质的企业共有683家。傅涛指出,“目前,工业废水处理市场需要的是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不仅具有处理技术的优势,而且可以提供包括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专业化治理的突出优势在于,责任意识更强,因为治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公司收益”。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化学物质超标警惕家纺用品成隐性杀手
阅读下文 >> 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6730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