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瞩目的“汇可恋”3月18日被商务部用反垄断法斩断。汇源果汁今后的发展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而汇源的创始人就是来自山东沂源大山深处的朱新礼。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加强,果汁饮料成为继汽水饮料、奶饮料以后又一崛起的饮料。在狼烟四起的果汁饮料市场上,每个企业都如履薄冰,想方设法顺应市场的发展。作为引领我国果蔬汁饮料时代的北京**企业??汇源集团,却在党支部书记朱新礼的领导下镇定自若地有序发展着。
据了解,汇源集团目前是我国**的果蔬汁加工企业,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饮料工业十强”,被国家农业部等9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企业”称号。汇源集团2003年的销售额将近20亿,企业员工1万人左右。十二年来,汇源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向国家缴税近10亿。
汇源如何能从一个负债千万元的山东小企业,发展到国家9大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企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门走访了汇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朱新礼。
经过几次协调,记者好不容易在一个周六的中午约到了朱新礼。采访安排在东方广场,朱新礼书记笔直的脊梁,坚定的步伐,和蔼的笑容,勾勒出朱书记亲切诚恳的老共产党员的形象。
“汇源果汁”叩响北京大门
担任过农村党支部书记、县外经委副主任等职的朱新礼,作为一名常年工作在基层的党员干部,对农村、对果农有着浓浓的眷恋之情,更为“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深感忧虑。
1992年6月朱新礼辞去公职创业。80年代后期,‘要致富,种果树’一度成为沂蒙山区的开发之路,但由于交通、信息、加工业的滞后,果农丰产不丰收,有果卖不出。有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成熟的苹果烂掉,有的干脆砍掉山坡上的果树再去种粮。”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犹如一股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机遇和责任激励了许多人,走进商品经济的大潮。于是,朱新礼毅然扔掉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决心为广大果农闯出一条致富之路。
“我当时接手的是一个负债千万元、停产三年、已经倒闭的县办罐头厂。工人吃饭的钱都没有,去银行贷款更是困难,因为人家看不起你,不信任你。我们就用补偿贸易的方法,用外国人的设备去挣外国人的钱。”朱新礼回忆着。
93年,**批浓缩苹果汁生产出来了,朱新礼只身一人带着样品,背着煎饼去德国参加食品展。请不起翻译,就请朋友在国外读书的孩子客串帮忙;没钱吃饭,每天在宾馆用煎饼充饥。**的产品连同朱新礼的真诚,终于打动了外国公司。**批价值500万美元的订单拿回来时,许多人仍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初尝胜果,朱新礼并没有就此而止。94年,朱新礼带领不到30人的队伍来到北京顺义安营扎寨。亲人和员工十分不理解:刚过了几天安稳舒服的日子,又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创业,岂不是冒险!但朱新礼有他的想法:要想为广大果农带来更多实惠,就要把事业做大;要想把事业做大,就要走出大山。
北京独特的地理、交通、信息、人才、市场优势,是一展身手的**选择。朱新礼讲述了他当年的想法:“风险肯定有,但怕风险,一辈子也成不了大事。在北京创业的日子里,我们30多个人,夜间是车间工人,白天是营销人员。几辆老掉牙的破旧面包车,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虽然困难重重,我却信心百倍。因为我坚信我的选择,坚信我的产品。”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汇源果汁”终于叩开了北京市场的大门。从此,汇源的名字叫响了京城,叫响了全国,叫响了**。随着企业名声变大,随之汇源面临着进一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