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迷踪拳”打晕消费者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到底装修公司有哪些常用的伎俩令人防不胜防?市民平时又该如何注意?本期记者特邀数名经历过“不诚信”家装的业主,一同揭秘装修公司的“潜规则”。
案例
案例一:“钓鱼装修”令人防不胜防
经历过装修的市民,许多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请装修公司为房子做预算时,觉得装修价格还可以接受,谁知工程开始后,对方就不断增项追加预算,甚至把一些费用较高的项目分拆成好几个小项目,而此时业主已是骑虎难下。
黄先生就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去年11月份,黄先生找到一家本地颇为**的装修公司装修其在凯旋蓝岸的新房。当时146平方米的房子总体装修报价6.5万元,考虑到价格便宜,黄先生马上就交了定金。
没想到,6.5万元的预算**终却变成近11万元的账单。黄先生仔细审核发现,原本电位线槽增加了开槽、封槽的收费项目,数量也未经同意就增加了多个,仅这一相关费用便增加了1万多元。此外,洗手间的防水项目费用也翻了数倍。
因为此前没有了解清楚,等知道实际报价后装修已经完成了一大半,黄先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记者支招】
现在,部分家装公司利用低价招揽客人,再通过巧立名目把实际价格报高,这种伎俩在业界已是心照不宣。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前当面核实清楚材质、规格和等级,并把工艺工序、用材数量落实到纸面上,作为合同的附件出现,避免自己吃哑巴亏。同时,对于每一个装修流程涉及的建材,自己要尽量亲自过目监督,不懂就问,以免被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