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家居家电>家居企业需借鉴“达芬奇”商业运作败笔

家居企业需借鉴“达芬奇”商业运作败笔

2011-08-05 来源:搜狐家居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家居事件发生以来,在媒体报道、公商局联合调查、网民热议的轮番轰炸下,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发了对商业诚信的声讨。然而,客观地说

 家居事件发生以来,在媒体报道、公商局联合调查、网民热议的轮番“轰炸”下,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发了对商业诚信的声讨。然而,客观地说,该事件既是因诚信而起,同时也是商家在商业运营操作上失误的结果。这种商业运作的失败,同样值得家具从业者引以为诫。大体而言,达芬奇公司在商业运营操作上,至少存在以下四大败笔。

    败笔一:未及时完成运营规范化调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资本”本身是有“原罪”的,从西方资本主义的“圈地运动”到东方普遍存在“官商交易”,资本家的发迹大都经不起推敲。然而,在完成原始积累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资本家,在商业运营上都会由不规范走向规范。这种转变是事物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体现,也是商家从投机走向成熟与理智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说,达芬奇运营的一大败笔,就在于完成资本积累后没有“见好就收”,逐步去除自身的不规范操作。作为一个创立于2000年(见其官网介绍)、形成了巨大**的商业品牌,本该早已完成了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调整,却无端错失调整的时机,殊为可惜。

    败笔二:“战线”拉得太宽

    现代商业实体的运营忌“全”而贵“精”,与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一招鲜,吃遍天”。达芬奇家居**初专打“意大利”牌,这本来是很好的选择。众所周知,意大利品牌以设计、文化、历史感和概念创新取胜,吸取了欧式家具文化的精髓,代表了**设计的**高水平。同时,米兰展作为全**家具制造商、贸易商和设计者膜拜的盛会,也给意大利品牌加分不少。毫不怀疑地说,意大利品牌的商机,足以让达芬奇家具挖掘数十年,甚至永“挖”不竭。

    但达芬奇家居短短十余年就好高骛远,舍“精”而求“全”了。于是,意大利牌、法国牌、美国牌“牌牌”入手,试图以更有“层次”的品牌,将“暴富”群体外的“小富”群体也拉入消费队伍之中。然而,达芬奇决策团队大概没意识到:牌子多了,美其名曰是“国内代理全球高端品牌**多的家居航母”,事实上也就成了杂而不纯、多而不精的“杂牌”代理商。更不利的是,在战线拉宽、“盘子”做大后,进出口手续、运营管理、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操作难度大增,加上操作不规范,必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给人“一捅马蜂窝”后,往往无法收拾。

    败笔三:“出口转内销”太过草率

    本次事件中,“出口转内销”是媒体和消费者**为义愤的焦点。抛开“出口转内销”操作模式的违法性,而仅从商业运营角度来看的话,这种做法未免太过草率。

    首先,请国内工厂代工,让代工工厂赚几个“辛苦钱”,自己却打着“国外原厂进口”旗号赚“大钱”,本身会让代工工厂心态不平衡。因此,才有了长丰公司背着达芬奇“私下”兜售达芬奇家具之事发生。

    其次,由于国内提供贴牌加工的厂家技术工艺水平有限,加上盈利空间被**限度地压缩,其所加工的产品质量就难以保证,从而引来消费者投诉。

    再次,虽然“出品转内销”的做法在家具界并非达芬奇一家,但作为专营国外高端品牌、以“高价”名蜚全国的“出头鸟”,难免招来业内外的“特别关注”,风险也就成倍甚至成10倍增加。

相关阅读:

家居 达芬奇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网友揭家具业乱象:红木家具被指大多含白皮
阅读下文 >> LED展会渐乱迷人眼 参会企业可别入歧途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9131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