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2
骨子里是好莱坞电影
故事发生在中国,但故事中的“人物”大多都不是西方人传统印象中的“中国人”。有位影迷总结得好:“片中的主角熊猫形象,眉骨突出、牛气哄哄、浮肿的大脸,那都不是中国人的特征,而是美国人的特征。而那只鸭子的高鼻子及气质,则是典型的英国人。事实上我认为这里面许多动物的形象和性格,3D建模和模拟的原型都不是中国人,只有那个大反派孔雀沈王爷,才是典型的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人形象(留着两撇八字胡的清瘦傲慢中国师爷)”。在《功夫熊猫2》中的称呼从“Master”变成了“Shifu”的阿宝师傅,让人们联想到的更多的是《忍者神龟》或者是《七龙珠》中的角色。
“《功夫熊猫2》肯定不是一个中国的故事。”韩雷在面对中国记者采访时坦率地说。即便她不详加解释,我们也能发现《功夫熊猫2》中依旧围绕着“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传统命题。她说:“这是一个从内壳上寻找自我、在外壳上战胜别人的结构,完全是西方的故事结构。”有中国观众对“沈王爷”因为一个预言而屠杀所有熊猫的举动不解,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父”宙斯的父亲就是因为一个不祥的预言而决定吞食所有子女,**逃脱被吞食命运的宙斯**终按照预言中所说的那样推翻了父亲的统治。在《功夫熊猫2》中,逃脱屠杀的阿宝**终证明了羊仙姑的预言准确,成为了沈王爷的终结者。
尽管骨子里还是一部传统的好莱坞电影,但《功夫熊猫2》在挖掘、展示中国元素上比《功夫熊猫》来得更得心应手。主创团队受邀实地感受到的中国远比google得来的印象更深刻立体,动画师盖诺登带领团队成员看了大量中国功夫片,甚至连《英雄》和《导火索》也不放过。动画总监鲁道夫关诺登在设计大反派沈王爷的武术招式时借鉴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操表演的动作,这是寻找中国元素外衣时聪明的招数。
“反对的话就不要去看”
2007年底,自称“中国**一个自始至终以熊猫作全部艺术线索的艺术家”的赵半狄在北京举办了一台“熊猫时装秀”,为二奶、三陪、白领、乞丐、同性恋、法官、**等“身份”穿上熊猫时装,遭遇部分媒体关于其“亵渎国宝熊猫”的批评,他在博客上愤然回击:“我必须记住是谁剥夺我使用熊猫的权利。我必须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干涉我的艺术表现爱恨情仇,是谁用什么荒谬的伦理禁止我的艺术表达、调侃与讽刺,又是谁用霸王条款玩儿黑社会的规则挡住了艺术家通往自由的道路。”
2008年6月16日上午8点,距离《功夫熊猫》在中国大陆全面上映还只剩下4天时间。赵半狄带着“不容许好莱坞在劫后余生的中国捞金!《功夫熊猫》滚回去!”的横幅和800份传单赶到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门前。一天前,他以激进的口吻,署名“中国公民”给广电总局写了一封信:“本月20日,好莱坞影片《功夫熊猫》如果如愿在中国院线上映,就是从死难同胞身上扒项链和手表!”此时,距离中国5·12大地震过去刚刚一个多月。
2009年,“熊猫时装秀”被赵半狄搬到法国巴黎,他再度遭遇“卖国辱华”等批评。
2011年5月16日,艺术家的熊猫大片没来,《新京报》上却刊登了他头上绑着熊猫玩偶,一只手掐着“阿宝”模型的脖子,一手呈推手状的广告。广告词是“我不看功夫熊猫2”,署名“艺术家赵半狄”。这个据称是其自费的广告随后几天又出现在《南方都市报》和其博客上,广告词也逐渐改为“你不要看功夫熊猫2”、“阻止美国文化入侵,你加入了吗?”、“中国人不看功夫熊猫2”。
但中国大陆观众掏腰包的手显然没有照顾到赵半狄的情绪。《功夫熊猫》片方成员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曾提到,2008年赵半狄的抵制行动曾让梦工厂担心这部商业片因此让人产生政治联想。但面对2011年赵半狄的再抵制,梦工厂动画的首席执行官卡森伯格显然更有自信,他回应记者说:“那太遗憾了,反对的话就不要去看嘛。可我必须说的是,很多很多中国人非常欣赏这部电影,他们认为这两部电影是向中国及其文化和历史遗产—当然还有熊猫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