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渠道商圈 > 创业故事>腾讯马化腾:“拷贝”出来的QQ帝国

腾讯马化腾:“拷贝”出来的QQ帝国

2011-06-23 来源:新财经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腾讯十年,马化腾一直没有停止过拷贝,以至于在腾讯的每一款产品中,都能找到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产品的影子。腾讯因此成为一家覆盖

腾讯十年,马化腾一直没有停止过“拷贝”,以至于在腾讯的每一款产品中,都能找到国内外**互联网产品的影子。腾讯因此成为一家覆盖全网用户的门户网站,马化腾也成功了。但是,他并不感觉轻松,因为别人也可能随时会拷贝他。

    “腾讯不存在资金紧张问题。”面对业界对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互联网行业资金状况的质疑,今天的马化腾,虽然书生气依然,但多了些沉稳和干炼。

    11月11日,被许多单身人士戏称为“光棍节”;但对于腾讯来说,却是个沸腾的日子——腾讯十年庆典。也就在此时,“腾讯资金紧张”的说法弥漫开来。腾讯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媒体的误读,腾讯不存在资金紧张问题。”

    笔者从11月13日腾讯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看,腾讯净利润较第二季度下降7.8%。但是,高达8.105亿元人民币(1.189亿美元)的经营盈利依然比去年同期增长72.3%。

    腾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正如十年前没有人能预言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一样。十年腾讯,“拷贝”过太多的产品,它身上有着太多互联网公司的影子。因此,腾讯依然被很多业内人士定位为“拷贝者”。但是,对今天的腾讯来说,是否“拷贝”,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开食:单纯模仿只为吃饱

    十年前,大学毕业五年的马化腾是深圳润迅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工作之余,他**的爱好就是上网,由此结识了很多“网虫”朋友。其中一些人后来也成了叱咤互联网江湖的风云人物,如丁磊、金山的求伯君。

    1998年11月,马化腾和他的大学同学张志东等五人,凑了50万元人民币,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腾讯的雏形。

    腾讯的**初业务是为一些寻呼台做系统集成,几个合伙人既当销售员,又做工程师,忙得不亦乐乎。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化腾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统的ICQ演示,ICQ在当年已经席卷全球,却没有中文版。由此,马化腾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国推出一种类似ICQ的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于一身的软件?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想法,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模仿ICQ的功能和特性,开发出了中文界面的即时通讯工具——“网上中文寻呼机”,简称“OICQ”。无论从哪方面看,OICQ都是马化腾当年模仿ICQ的一个随兴之作,也是QQ的前身。

    不过,这个软件的诞生并没有给马化腾带来多大惊喜。因为,当时像马化腾那样的“拿来主义”在互联网企业中几乎遍地都是。当时国内已经有好几款同类软件,只是都没有打开市场。毫无疑问,OICQ也没有给当时的市场带来多大的惊喜,马化腾想凭OICQ赚钱的想法几乎破灭。

    

相关阅读:

腾讯网 创业 故事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北极光创投吴炯:挑选创业者的最后决策人
阅读下文 >> 26岁富翁的创业秘笈:有想法就是英雄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8684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