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热点聚焦>探秘逆势而上的“昆山现象”(下)

探秘逆势而上的“昆山现象”(下)

2009-04-01 来源:中国贸易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为明显地表现在外向型经济上。昆山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典型代表,它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代表我国外向型经济在这场席卷全球而又尚未见底的金融风暴中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命运。

    记者在昆山采访时发现,昆山市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之所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得益于昆山市近年来不断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环境。高度的产业聚集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是企业的“护身符”,自主创新则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秘密武器”。

    今年1月,昆山市新批外资项目51个,注册外资6.38亿美元,同比增长6.3%;新投产企业22家;完成进出口总额34.5亿美元,其中出口26.1亿美元。昆山出口加工区表现更为抢眼,出口额达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增幅居江苏省各开发区首位。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冬”之中,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昆山市外向型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昆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昆山市一些外资企业逆势增资和投产,不仅体现了昆山外向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也表明投资商对在昆山投资充满了信心。”

    变外向型经济优势为创新优势

    在外向型经济普遍受到金融危机剧烈冲击的情况下,昆山市为何能够独善其身?这与昆山市对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向的引导密切相关。

    外资企业往往仅与母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和共享,与本地企业互动较少,技术溢出不足。这使得外资企业能拉动当地GDP的增长,却往往不能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出贡献,且抗风险能力较差。昆山市委、市政府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充分利用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的优势,切实将外向型经济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

    首先,筑巢引凤,引进外资研发机构。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昆山市重点引进外资研发机构。仅2008年,昆山市就吸引了投资3500万美元的NSK独立研发中心落户花桥经济开发区,吸引江苏德芳医药科研有限公司(独立研发机构)落户陆家镇;认定江苏省外资研发机构12家,累计达31家;认定苏州市外资研发机构22家,累计达52家;认定昆山市级外资研发机构22家,累计达56家。昆山市拥有的省级外资研发机构数量占江苏全省的1/6,市级外资研发机构占苏州全市的1/4。在昆山,通力电梯、统一食品等一批企业的研发机构发展十分迅速,既促进了外资企业的产业升级,也带动了昆山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其次,牵线搭桥,组织产业配套等活动。昆山市着力在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之间建立技术贸易、技术联合开发、技术委托开发等渠道,促进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从而带动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提升。

    第三,推陈出新,引导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昆山市充分发挥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优势,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活动,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为中心、内外资企业互动发展的新路子。许多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如微盟、昆达分别推出了自主品牌的MSI笔记本电脑和MIO全球定位手机。

    由于充分发挥了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努力提高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外资企业为昆山市的科技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及品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采访过程中,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落户昆山的时候,很多企业都表示,除了看中产业聚集度外,良好的政策环境也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

    2006年年初,昆山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了“自主创新、自我创业、自创品牌”的“三自”创新工程,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全面提升了昆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三自”创新工程以来,昆山市科技投入明显增加,科技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才聚集效应逐步显现,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得到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发展迅速。

    近年来,昆山市政府先后制定发布了《关于实施“三自”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的补充意见》、《〈昆山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五个奖励配套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并认真落实《苏州市推进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抵扣政策落实专项行动方案(2008-2010年)》,杠杆效应十分明显。2006-2007年,昆山市在税务部门办理并享受研究开发费抵扣税收的企业达到28家、36家次,涉及研究开发经费2.68亿元,按150%核准抵扣额达4亿元,免征所得税达1亿元;2008年,昆山市对70多家企业进行了备案,备案金额超过9亿元。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让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创新活力的关键。昆山市突出政策激励和引导,促使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该市把科技创新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性投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并以此推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据昆山市科技局局长沈跃新介绍,2006年,该市首次设立了规模达3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当年科技经费近8000万元;2007年,昆山市科技经费达1.15亿元;2008年达到了4.7亿元,年均增长186%。近年来,昆山市对财政资金的引导力度不断加大,将本级科技资金的80%以上用于支持和服务企业创新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2007年,昆山市R&D经费支出额达20.3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76%,分别高出全国、江苏省0.25和0.05个百分点;2008年,昆山市R&D经费支出28.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9%。

    正是政府和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和积累,才使得昆山市的企业在危机来临时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足够的市场竞争力进行应对,从而能够把危机的影响降到**。

    打造人才和知识产权高地

    “21世纪人才**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关于加快**型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关于加快优秀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若干政策》等文件以及昆山市科学技术奖对科技功臣和优秀发明人的巨额奖励,都表明了昆山市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高地的决心。

    在2008年的昆山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政府出资536万元重奖了科技创新人才,包括1名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5名归国留学人员、5名博士、4名高级工程师在内的科技创新人才受到重奖。昆山市通过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创新创业载体、风险投资机构的各类扶持政策配套使用,将人才的引进、培养与科技创业、科研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科技人才从创新到创业、从科研到产业化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对昆山这样一个开放度较高的城市来说,知识产权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十一五”以来,昆山市着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投入专利专项资金超过3000万元。昆山市组织实施了“一个战略、五项工程”,即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程、知识产权创造促进工程、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设工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育工程及重点企业特别辅导工程;制定出台了《昆山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昆山市知识产权保护援助服务办法》,建立了专利专项资金,免费为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实务知识培训。密集的政策措施使昆山市的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昆山市新增专利申请量9025件、授权量3006件,政府为6900件专利资助经费538万元。

    短期来看,昆山市的人才激励政策和知识产权战略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然而,它却是着眼于未来的一种战略布局。事实上,正是由于昆山市委、市政府放眼未来、**一步的政策布局,昆山才有了具有强大抗风险能力的企业群体,才有了具有极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才有了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资本。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信用卡存在支付漏洞?不过是国际惯例罢了
阅读下文 >> 女人的理智消费与生活习惯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764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