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某**陶机品牌高管透露,下半年的陶机市场确实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九、十月份连续清淡了两个月,但到了十一月份,陶机订单忽然间又有所上升,交货期还感觉有点吃紧。究竟原因,也并非由于建陶市场有什么新的热点,而是不少已上马开工的陶企项目,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已经早早圈了地,项目上到了一半,不继续干下去也不是办法,前期投入那么大,谁也不愿意半途而废,何况当地政府也非省油的灯,大片的土地已经交给投资商,如果迟迟拖延不建设,也会影响当地投资形象甚至个人政绩。因此,现在这段时期生意有所好转,也并不代表2011年春节后的建陶市场会继续兴旺,真正艰难的时候尚未到来。
依笔者之见,大热必有大冷,先前市场过于乐观狂热,产能增加太快,市场一时消化不了,现在必须要还债,付出一定的代价。究竟有多少陶企能安然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尚不得而知,但肯定会淘汰不少昔日跟风上线且资金实力不济的中小陶企。回过头来看,由于前几年建陶市场需求量大、利润高,导致整个行业仍然处在粗放式的无序发展当中,产业模式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不少新兴产区的陶企主要还是靠低成本要素,而非技术创新、品牌塑造来参与竞争,地方政府也疏于引导,只顾扩张,急于求成,以为把工业园做大了产业就成功了。正如上海**建陶经销商刘勇先生所言,现在建材市场也今非昔比,过于分散,单一个上海就有200多家建材市场,而且市场也在进一步细分,像红星美凯龙(查看地图)、喜盈门这些高端卖场,一般的品牌根本进不去,卖砖的前期投入也大了很多。像以前单一品牌年销值3~5亿就可以生存,目前只有年销值达8~10亿才能维持。何况在终端开展厅并不容易,不仅要比拼规模还要看产品差异化,像博德瓷砖的展厅一般都较大(2000~3000平方米),产品定位也贵;蒙娜丽莎陶瓷则突出大规格薄板与瓷板画,这些要素都构成了企业在终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未来陶企要想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乃至政策风险更多。这么高能耗又产能如此之庞大的一个传统产业,能否因应新的市场环境脱胎换骨,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上有根本性的创新,在整体竞争水平上有革命性的突破,将决定行业前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