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礼品资讯>从“礼尚往来”到“老死不相往来”

从“礼尚往来”到“老死不相往来”

2010-12-15 来源:销售与市场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礼尚往来连接正常人际关系

    从主位的观点(即当事人的观点)看,人们认同这样的事实,即一旦某个家庭发生比较重大的事件(如家庭成员的婚礼、葬礼、晋升等),这个家庭就会以此来发出邀请。对象可以是亲戚、朋友、邻里等其成员所在的社会交往圈或者说是社会网络。接受邀请的人就有义务和责任对宴请发出者作出响应:出席宴请,当然还要表示一下“心意”(封一个“红包”)。他这样做既表明了自己与对方的关系是良好的,同时也维持了自己正常的社会关系。相反,他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受到包括宴请发出者在内的社会关系的巨大压力,人们会认为他没有“义气”,没有“人情味”,甚至被这一“圈子”所排斥,从而失去他自己的社会网络,**终被所属群体抛弃。

    其次,双方也认同参与这一行为所需要的物质与货币数量。**,交换所需货币的收支是大致平衡的,这有助于维持这一习俗的稳定存在。“随礼”只是一种习俗,用来满足人们一种物质和心理需要,同时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第二,某人某一次提供的“礼金”多少,通常参照对方曾经给予自己的数量作为标准,同时考虑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对方的亲疏关系而**终确定的。不会太多(因为一般人的经济条件有限),也不会太少(自己也需要“面子”),更不会没有(大家都需要维系这一社会关系)。因此,不能小看这一提供货币的行为,它维系着双方的正常关系,也可以说是衡量双方关系正常与否的标准。

    从客位的角度(从局外人角度)上看,在行为层面上,送礼受礼的义务支配了个人的选择及其对礼金交换特定情景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礼金交换构成了一个道义经济的体系,在那里,道德原则常常超过了经济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客人和主人都身不由己地卷入到“红包”交换当中。习俗在渗入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之后,就一定会向他施加其独立的**。在功能的层面上,“红包(礼品)”的交换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培养、维持和扩展其关系网的基本方式。在交往中,个体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从而培养了信任的框架;通过不断地交往,**终建立了自己的网络。而这一网络一旦形成,就可以不断地以滚雪球的方式扩展,这样处于网络中心的主体将会得益于它的作用。

    “礼尚往来”交往原则的积极意义是防止“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人有群体依赖同舟共济的天性要求,“老死不相往来”是一种违背人性的冷漠、自私、与世隔绝的表现,“礼尚往来”是社会生活传承延续而来的人性要求,并在逐步实施中得到大家的保护和肯定。“礼尚往来”是一种防范“施而不报”行为的对等原则。“礼尚往来”维系了人际关系的平衡,杜绝了人们心理和行为的不平衡现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即使有“施而不望报”的理想化口号,还是不如“礼尚往来”更现实。

相关阅读:

送礼 常识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聪明社交:礼品函数助你明明白白送礼
阅读下文 >> “八大金句”“十六条禁忌”让您送礼不失理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7175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