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上月5日,当我们为全球保险业的昔日老大美国国际金融集团股价覆没到1美元之下面临**摘牌窘境而扼腕长叹之际,谁又能够料想得到美国国际金融集团的窘境仅仅是拉开了今年昔日全球老大们一个个股价“美丽冻人”的序幕?这不,短短一个月之后,同样又是5日,这回股价跌破1美元的换成了昔日全球银行业的老大——美国花旗集团。
3月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花旗集团**继续延续了其先前的跌势,盘中股价一度下跌了0.16美元至每股0.97美元,跌破了1美元的心理关口,创下1998年由花旗银行(Citicorp)和旅行者集团(TravelersGroup)合并为花旗集团以来的**股价水平,至收盘时,花旗集团**报收于每股1.02美元,当日跌幅达到9.7%。这个价位与其一年前还高达每股57美元的股价相比,整整跌去了98%。要是在过去,以花旗集团现价,它早就该被踢出纽约证券交易所了。只是由于近来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股价相继跌破1美元的公司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严格按照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怕是要有一大批昔日声名显赫的超级公司要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退市,从而有可能引发新的股市动荡。为此,纽约证券交易所**近临时修改了规定,股价不足1美元的公司也可以暂时留下,花旗集团也就暂时留在股市平安无事。花旗集团的股价竟然跌到了不到1美元,这无论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看上去,都是一件“天方夜谭”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在世人的眼里,花旗集团是全球金融业**人物趋之若鹜之地,其在全球金融业的霸主地位让每一位从事银行金融产品服务的人士都不得不仰视于它。这种仰视完全是因为花旗集团在当今**金融业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在花旗集团的全盛时期,作为全球银行业的老大和美国银行业的“巨无霸”,花旗集团的一举一动都极为深刻地牵动着全球银行业的神经,俨然成为美国资本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攻城掠地的“党代表”。对于花旗集团这种全球金融业的庞然大物,怎么可能与美国国际金融集团殊途同归,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在每股1美元之下的“榜上有名”贵客呢?这还得从席卷全球的华尔街金融海啸说起。
始于2007年年底崭露头角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在风暴初起之际,似乎并未给当时仍在埋头大把大把赚钱的华尔街的金融寡头们带来警示,这些贪婪的金融大鳄们依旧保持着其固有的贪财本性,一点也没有意识到破产的噩梦马上就会摆在他们华丽奢饰的办公桌头。即就是在贝尔斯登成为次债危机中倒下的**个牺牲品后,华尔街的大腕们还天真善良地认为在已经有人为此做出牺牲之后危机就会过去,相互弹冠相庆,从而失去了自我拯救的**时机。然而,随之而来发生的一系列迅雷不及掩耳的事件让人们**打消了对次债危机的乐观看法,房利美、房地**被政府接管、雷曼兄弟的破产、美国国际金融集团的国有化等等等等,一下子把一向自诩为“马奇诺防线”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冲了个七零八落,美国金融业也如同那句老话: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般地遍体鳞伤,已经完全丧失了自救的能力。以花旗集团为例,去年第三季度因为次债危机导致的撇帐损失高达200亿美元,在过去5个季度,花旗集团的净亏损额高达375亿美元。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金融业都是经济发展中的定海神针。如果金融业出现了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衍生问题,而这些衍生问题又会催生更多的问题,从而带来无法收拾的后果,这在去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已经有过精彩的表现。 前车之鉴让美国政府不得不狠下心来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出台了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地高达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拯救金融业的救市计划。2008年11月23日,美国财政部、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向花旗提供“大约3060亿美元贷款和有价证券担保,避免可能产生的罕见巨大损失”。与此同时,财政部计划从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名下提取200亿美元,以收购优先股形式注资花旗,缓解其流动性不足危机。
按理来说,如此庞大的救助计划应该可以救花旗于水火之中。因为美国政府的救助款项已经高达数百亿元,而花旗集团的市值还不到100亿美元。技术上说,花旗已经破产,并且成为美国的国有化控股银行。不过,花旗集团的噩梦似乎还没有到头。市场分析师越来越对美国政府为花旗集团等金融机构注资数百亿元是否有效感到怀疑。JP摩根私人银行资深投资经理柯恩指出,在美国,政府持有花旗集团更多股份,但许多投资者不清楚这到底会对银行实际运作发生什么影响,导致投资者的焦虑,因而促使投资者抛售更多的花旗**。美国彭博新闻投资研究公司技术分析师德特里克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可以扔掉技术分析,眼下零是**的支撑点。面对濒临退市的困境,花旗银行明显加快了自救的步伐。今年1月,花旗集团与摩根士丹利就合并双方经纪业务部门达成协议。此后,花旗集团宣布把旗下业务一分为二,将集团拆分为花旗公司和花旗控股两家公司。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在以往救助的基础之上再度加快了拯救花旗的速度。2月底,美国政府与花旗集团达成股权转换协议,美国财政部将持有的至多250亿美元的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政府在花旗集团中的股权比例将升至36%,成为花旗集团**大股东。不过,政府的一番好意似乎并未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反倒是引发了投资者的更大恐慌。而政府此次股权转换的救助行动还成为花旗股价近来持续下跌的“导火索”——投资者因为担心政府的“部分国有化”施救措施将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因而纷纷减持花旗**,美国政府“好心办坏事”。
美国国际金融集团的股价跌破1美元了,花旗集团的股价也跌破1美元了,**的加盟者可能会是美国通用,因为其近来的股价已经跌到了1.5美元之下,跌破1美元只是时间问题。当这么多耳熟能详的百年老店和行业“巨无霸”沦落尘埃之后,我们所能说的只有三个字:俱往矣。
耐人寻味的是,当3年之前花旗集团以2772亿美元的总市值高居全球银行业老大之际,中国的银行业没有一家的总市值能够挤进全球银行业的前十名;而当如今花旗集团的总市值跌落至56亿美元被挤出全球银行业总市值前十名之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总市值却进入了全球银行业的前十名,中国工商银行还取代花旗集团成为全球银行业总市值的新盟主。一进一退、一涨一消之间,是不是正在演绎着新的故事?就在这篇小文成稿之时,笔者的邮箱里意外地收到了不速之客发来的邮件,花旗银行推出代客境外理财--海外债券系列,每年固定票息**高可达8%,花旗活利帐户370协议储蓄利率为1.60-1.80%,比起市场同期平均为0.95%的美元存款利率高出近1倍。由此看来,还是虎瘦余威在,花旗心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