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创业者,也是个外贸人,现任RT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从事玩具领域的对外贸易与合作。七年来,我在这行跌倒爬起,得到了这样的感悟:创业和外贸就像跳悬崖,要么你会摔得粉身碎骨;要么你在下坠的过程中逼着自己长出翅膀!
七年前我是个只有21岁的丫头片子,大学刚毕业,分到了北京一家很不错的研究所单位。看着身边的同事安于现状,懒散混日,一夜无眠,想了一夜,第二天就向领导递交了辞职信,带着一个背包离开了人人羡慕的单位,开始了我的南下之路。在广州我遇到了创业中的**位合作者郑重,我和他租下了一间民宅,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和众多创业者一样,艰辛却充满希望。无所畏惧的我们选择开拓国际市场,并针对欧美市场开展技术攻关和市场攻关。
然而当我们完成技术攻关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没有任何财力支撑我们将技术产业化了。但是当我通过互联网试着同行业内的**跨国公司联系时,竟然惊喜地发现:这些跨国公司的老总们竟然都飞到大陆来同我们进行合作上的谈判。这几年历经谈判多场,现将几点写出与大家分享,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激将法怎么用?
**初我太需要一笔成功的合作给公司带来发展资金和相关资源,其实也是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虽然这些跨国公司都表示了合作的意向,但是都是不紧不慢的按照自己公司运行的节奏在做事情,而且刻意压低价格。一开始我毫无谈判经验。决定采用激将法——给A公司的CEO发了一封信,措辞较为强硬,大致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技术上,我们**是全球**的,你在国内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团队。我们出的价格你若不接受就不能达成此次合作了,因为我们还与B公司商谈中。
谁知该CEO根本就不理这一套,他在回信中提到:谢谢,目前贵司目前规模尚小,不具备相关资质,如日后你有兴趣再联络我。日后你们拿到VC投资,如果还需要资金时亦可探讨不同合作方案。
接到这封信后,我才知道在谈判上已经输了,我已经堵住了自己的退路,我开的条件已经不太可能降低了;如果再会去找该CEO,那么证明我方一定出现了某些问题。这更容易让对方觉得我们一开始就是漫天要价,以后也会受制于人,而对方却仍然为自己留有继续探讨合作的可能,进可攻,退可守。这个激将法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弄巧成拙。
二、究竟该不该表明拥有政府背景?
**次谈判的教训没能给我带来第二次谈判的成功,在两个月后,与另外一家外国**公司谈判时,为了说服他成为我们在美国的渠道商,我用公司刚刚取得的政府投资扶持当作砝码。然而这一次谈判也犹如石沉大海,对方久久没有回复。我非常纳闷,整个谈判节奏都是我在掌握,而且我这次谈判举止得体,也给自己留足了进退的空间,为什么对方却变得没有兴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