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投资理财>普通保险业务员10年当上CEO 27岁成为百万富翁

普通保险业务员10年当上CEO 27岁成为百万富翁

2008-12-11 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12年前,他是一名普通的保险业务员,奔波在拜访客户的路上,无数次被拒绝,曾经四个月未签一单,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10年后,他成了国内**寿险中介集团的掌舵人,随后两年多时间里,公司在全国15个省开设了分支机构,拥有2万余名专属代理人,和平安寿险、中英人寿、恒安标准人寿等70多家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本期创富故事的主角是华康保险代理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CEO)——今年32岁的汪振武。前不久,华康在辽宁设立分支机构,记者有幸听他讲述自己的创富人生。

  历程

  27岁成为百万富翁

  1996年,汪振武在湖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由于生性不羁,不愿意过按部就班的生活,在一位师姐的建议下,他辞去了国企的工作,加入了友邦保险广州分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保险代理人。

  汪振武说:“进入友邦的头四个月,我每天挤公交车上班,去拜访陌生客户,磨破嘴皮子,被无数人拒绝,但没有卖出一张寿险保单,几乎被公司淘汰。由于没有收入,连交房租都成问题。是梦想和信念一直在支持着我,使我没有放弃。”

  在友邦工作近5年的时间里,靠着勤奋和聪慧,汪振武从一个普通代理人做到了营销主管,做到了MDRT(美国百万圆桌协会,是**的人寿保险销售人员的国际会员组织)会员。2001年参与筹建中意人寿,任职广州业务区域总监。

  “从27岁我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年薪上百万,不再需要为了钱而奔忙,我开始考虑自主创业,要做中国**的保险中介代理公司。”汪振武说。

  创业

  给保险铺条“高速公路”

  为什么会把做大做强保险代理公司作为人生奋斗目标呢?

  汪振武说:“2002年起,我去欧洲、东南亚地区访问,看到当地的很多保险营销人员在管理着他们父辈销售的保单,过着心态非常稳定的生活。为什么中国的保险行业这么浮躁?我发现了一个原因:代理人体制。在传统代理人制度下,代理人没有稳定的发展空间和预期,自然会产生一些短期行为。所以我在2002年就开始构思、研究西方和国内保险代理人市场和个人金融零售市场,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市场研究和融资之路。这四年间,我的周末和节假日都是在火车、机场、旅馆和咖啡厅度过的。”

  在中国做保险中介有没有前途?汪振武说,中国目前只有9%的投保率,民众的理财意识刚刚兴起,整个保险市场与理财市场是极其庞大的。中国保险业2006年对外开放后,境外**的保险公司纷纷加入。保险产品如同货物运到了岸边,但却没有高速公路。中介机构就相当于那条“高速公路”,在客户和保险公司之间架起桥梁。

  体会

  “风投”给我插上翅膀

  华康的迅速成长,离不开国际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

  汪振武从2002年就开始接触风险投资商。经过4年多的努力,IDGVC**终决定投资2500万美元。2008年7月,华康成功完成第二轮融资,不仅获得美国三大**风险投资商之一的经纬创投的注资,IDGVC在本轮中也追加了投资。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为何会受到国际风投的青睐?汪振武说:“2002年初,**次和IDGVC聊我的创业想法的时候,他们的兴趣不大。IDGVC的投资人是我做代理人的时候通过陌生拜访认识的,他们是我**早的客户之一,他们是看着我一步一步从一个普通的代理人做到近千人的团队,看着我从坐公交车到骑摩托车到买车再到买房结婚,我们彼此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2006年,IDGVC对华康的商业模式已经非常认同。2006年7月,获得IDGVC2500万美元注资的广州华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华康一共开设了15家分公司(省级机构),开设60家市公司。(记者张建芳)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62岁老人农行定期存款变寿险理财 10万亏3万
阅读下文 >> 证券行业全年净利或下滑四成以上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444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