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物流资讯>物流业升级的核心是打造服务供应链

物流业升级的核心是打造服务供应链

2009-11-11 来源:中国贸易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以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所引发的**金融危机过去一周年了。我国做为**经济新兴国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重大影响。特别是我国的物流业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冲击在所难免。

    行业发展遭遇的宏观经济困境,以及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终加速行业洗牌。与此同时,外资巨头的侵入加剧竞争。国外物流市场的萧条使得外资物流企业分散金融冲击,押宝中国市场,凭借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外资巨头加快网络布局,抢占核心城市和高端市场,同时采取逆势大幅降价的方式抢占份额,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业加快产业升级提出了要求。中国物流企业对企业内部管理及发展理念、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吸纳人才吸纳和发挥作用、企业创新实践和物流管理信息化升级改造等方面,有了更加充分的认知。对于中国物流产业来说,危机恰好也是缩短与国际现代物流差距,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机会。如果此时无所作为,在金融危机过后,我们将面临比危机前更加强劲对手的挑战。

    物流产业升级的核心是什么?

    此次金融危机冲击**重的是提供基本物流服务,附加值以及技术含量低的物流企业,加快物流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打造当代中国实力强大的物流企业,其产业升级的方向,应该是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即精心打造物流服务的供应链。

    随着物流服务要求的日益提高,单一功能的物流企业服务能力捉襟见肘。物流服务供应链本质上是物流服务能力供给链,以物流服务集成商为核心,为产品供应链提供仓储、运输、装卸、剪切、加工、配送、货代、金融、咨询等集成化物流服务,既可自身提供,也可组织整合物流资源,各成员基于能力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关系协同,弥补自身运营能力的不足,避免资源过剩并实现共赢。

    为实现物流企业的产业升级,在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都应引起一些必要的思考。当前,在物流组织方面,政府各部门并没有完全形成合力,部门分割、垄断,管理费用太高,市场化不足,地区封锁的现象依然突出,尚未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物流竞争市场。要形成可控与自由运作的现代物流机制,在组织各部门协调合作方面,政府大有可为,采取相应政策和组织手段将有利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建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层面承担更多打造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责任,尤其对致力于追求卓越的物流企业来说,增强自身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建设是做大做强的重要标志。这包括:

    一是服务的集成化。即以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为手段,实现多功能一体化运作和一站式服务。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直到**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运作模式,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储运的重要标志。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综合物流通过集成各物流功能,以产品供应链为导向,提供物流服务供应链,双链交融。即实现服务从采购延伸到生产、销售,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等一系列物流环节直至用户手中。物流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将促进物流系统向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转变。

    二是服务的科技化。物流的资源整合、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服务等组织活动,以及效率的提高,离不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明与普及。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物流企业不仅可以提供更为方便、可靠、快捷的物流服务,而且可以提供商品的供求信息;通过为商品交易提供信息平台,可以促进交易的便捷和公平。这些功能和社会责任的实现,不仅需要市场的支持,更需要物流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及**技术手段。

    三是服务的增值化。在市场中,竞争是永恒的。竞争要求企业在成本一定的条件下,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客户价值一定的情况下,持续降低成本。这要求我们物流企业一方面不断提高现有业务的作业效率,另一方面持续创新业务模式,不断提供增值业务,细化物流服务供应链上每个可以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点”。即通过价值链纵横拓展、物流业务创新、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构建物流信息系统等方式,增加便利性,加快反应速度,降低成本和延伸服务,实现服务增值。

    四是服务的绿色化。打造**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必须考虑可持续性。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全社会关注,企业作为主要“肇事者”,必须在环保方面承担起社会责任,改变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产方式,建立并完善绿色物流体系。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要求企业将物流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相协调,有利于环境的良性循环。绿色物流强调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中遵循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要求对物流系统目标、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活动组织等进行改进与调整,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化和对环境的**损害,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避免资源浪费。这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诚通如何强化物流服务供应链?

    诚通集团作为**国资委资产经营和董事会双试点中央企业,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央企重组整合中承担重要责任,扮演着重要角色。物流一直以来是我们的支柱主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打造物流服务供应链方面,诚通集团一直在不断的开拓与努力。我们的物流服务供应链涵盖了仓储、运输、加工、城市配送、货运代理、物流解决方案、物流金融、现货流通市场等环节,这种业务结构在国内具有独特性,就我所知,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类似企业。这些年来在建立符合国情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成功的探索和尝试,例如:

    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组织参与银企供应链合作

    依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嫁接银企供应链,诚通集团积极组织创新了物流金融业务,对于发挥专业物流企业优势,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控制银行贷款风险和推动我国诚信机制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作用。业务开展以来,年增长率都在100%以上,2008年为客户融资达400亿元。在仓储过程中进行物流金融服务,不仅是仓储服务的一项增值服务,而且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降低物流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积累了很多成熟的业务模式。

    改扩建现货交易市场,打造商品流通集散地

    现货市场是打造物流服务供应链里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环节。在我国,由于受到信用体系不健全、消费者行为特点的影响,生产资料交易仍主要通过现货市场完成。依托于仓储物流中心的现货市场作为众多商品的集散地,是国内流通体系的重要节点。现货市场云集各类交易流通商,通过它,各种商品由顶端的生产厂家逐级流转,**终至终端消费者。

    诚通目前在国内13个省、市兴建了23座大型现货交易市场,交易摊位6643个,年交易额近3000亿元。通过为广大客商提供交易场所的现货市场,诚通把钢铁、煤炭、化工等大宗生产资料、家电、烟草、食品等生活资料运送至全国各地千千万万的用户手中。诚通为现货市场客户提供工商事务、医疗、法律咨询、广告、信息查询、网上交易等增值服务,实现了客户价值的提升。诚通钢材现货市场发布的现货指数日益得到国家和社会关注,国家统计局拟对诚通各现货市场的各类指数进行提取,包括现货价格、成交、库存等进行监控,作为观察经济变化晴雨表的重要动态指标,并向社会发布。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实现“四流”合一

    信息技术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灵魂所在,诚通近年来投入了较多资源来完成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升级。今年5月,由诚通所属中储股份(9.22,0.03,0.33%)承接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该项目通过物流实体平台的优化和升级以及物流信息服务数据平台的建立,来搭建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为广大客户提供全程电子商务服务,从商品销售展示,到客户选择商品、网上签订购销合同、在线支付货款、货物交收、直至货物配送到用户手中,达到客户足不出户完成整个交易过程的目的。

    通过该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内部作业、办公、客户服务部门的相互沟通、纵横信息交互、规范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并通过数据挖掘,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客户则可通过垂直服务平台,实现自身的网络营销、在线交易、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沟通,并直接从系统获取便利、透明、高效的一体化现代物流服务,降低客户采购、运输、仓储、销售等各环节的费用,提高运营效率。

    完善公、铁、水路物流网络,构建综合服务供应链

    诚通由原国内贸易部所属企业组建而成,无论是网点布局还是业务类型,均立足于国内贸易。这一历史渊源体现在业务网络上,是诚通拥有国内**的仓储运输网络,仓储总面积全国**,运输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水运能力较差;体现在业务类型上,是诚通的国际业务比例较低,主要为贸易和国际货代物流服务。诚通国际货代近年来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多年在业内排名第三。基于此,为完善服务体系,诚通的战略目标之一是“登船出海”,涉足水运,构建公、铁、水的综合业务网络。目前,诚通在天津滨海新区、无锡、南京、江苏大丰等地的物流设施已经或将要投入运营,港口物流初具规模。其中,华东**物流中心——中储股份无锡物流中心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建有码头港池,可停靠1000吨船,有10个泊位;拥有两条铁路专用线,铁路吞吐能力300万吨、储存能力达50万吨;现货市场面积52400平方米,可容纳千家厂商入驻经营。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广西物流业全面迎接东盟自贸区建立
阅读下文 >> 全球供应链十大趋势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2371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