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纺织资讯>服装设计应环保 不应忽视材料再创造

服装设计应环保 不应忽视材料再创造

2009-10-31 来源:中国贸易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慧聪服装网环保服装材料创新的新话题

    在现代服装材料的开发中,还有许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由于**人口的增加与自然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突出,所以从根本上改变材料分子结构,选取未被人们充分利用的材料加工完成的合成材料,以及开发低能耗材料和环保型材料将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服装业寻求发展的目标,一件服装在变为成品的过程中残留毒素的机会是很多的,尽管现在**上各国发达程度不同,对环保的认知不同,但发展环保纺织品和绿色服装将是必然趋势。

    因此,开发“绿色纺织品”是时代潮流,现在已经有了像“tencel"这样有21世纪绿色纺织品之称的材料。据有关资料表明,带有绿色标志的产品日益博得消费者的青睐,在目前**绿色消费的总量已达到2500亿美元以在一些发达国家,纺织品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从80年代起,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对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及其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欧、美、日等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并对纺织品及服装上的有害物质规定了**高限量。德国还公布了118种禁用染料,禁止含有毒物质的纺织品销售和进口。

    90年代初,由德国、奥地利、瑞士等欧洲13个国家的13个研究所成立了"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我国也开始注重这方面的问题,前不久,浙江省一家服装厂向美国出口一批服装,遭到美方退货,退货原因为拉链的镍含量超标,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万美元。也许目前我们在选购服装时,首先考虑的还是拉链是否好用、钮扣是否好看、服装是否易洗、免烫等因素,但注重生活质量的人们,应该把"环保"概念引入到服装中了。  高科技促进服装材料的再创造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新颖面料的服装也悄然面世,服装材料已经突破了织造物的束缚,具有创新的非织造物登上了材料史的舞台。高科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已经作为现代面料的开发手段广泛应用。

    相比迪奥时代用单纯的布料和裁剪达到设计的要求而言,现代社会,面料的科学性、时代感、可穿性跃居开发业的首要位置。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克隆技术已经成为现实,面料的再创造也也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在索尼、诺基亚的支持下,巴黎时装设计师推出了一款“网络便装”,嵌在这款便装上的彩色屏幕由索尼提供,美国electortextiles则提供一种布制键盘,布制键盘是由传统纤维和导电纱线织成的一种电子纤维布料,对触摸具有敏感反应,把数字设备编制在衣服上,布质键盘尤其具有材料学上的革命性,它所昭示的可能是:把坚硬的数字设备处理的像布料一样柔软。另外,美国纺织**贾瓦拉罗目前正致力于研制一种“传感t恤”。通过t恤上的传感系统可以监测穿着者的体温,呼吸,心率等。穿上这种材料的服装,身体哪一部分出了毛病,衣服上的智能系统就会发出警报。

    还有“肌肉服装”是利用青蛙肌肉收缩和扩张的原理,目前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制的一种肌肉服装,穿上后力量会大大增强,不仅越障能力强,而且如履平地,甚至能够跳跃超常人高度。这是仿生学与高科技服装材料结合的范例。利用新型服装材料设计的“发电服装”是德国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纤维,希望可以用它织成“电池布料“来裁制衣服,一旦研制成功,人们现在随身携带的手机、cd机、游戏机及手提电脑,便不会出现没电之苦。只要在白天或者身处光亮的地方,身上的衣服就能提供足够的电力,而且它能承受摄氏100度的高温。

    总之,服装材料艺术已经渗透到服饰的方方面面。头饰、首饰、包饰、鞋饰和化妆,面对一件件服饰作品,我们深感已不能用单纯的服装或其他软雕塑门类来区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服装材料创新必须站在新的高度,采用新的思路,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实现多维设计。思维方式的改变,会把材料的创新从梦想变成现实,为未来服装设计艺术的方向和趋势进行大胆而充分的诠释。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梦幻诛仙》胡歌唐嫣刘诗诗写真曝光(图)
阅读下文 >> 创业板上市玩心跳 纺服企业也无风雨也无晴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2234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