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市场营销>蒙牛伊利对攻揭底:新仇旧恨十年宿怨

蒙牛伊利对攻揭底:新仇旧恨十年宿怨

2010-11-23 来源:南方报业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旧事重提

    据蒙牛的书面说明介绍,“未晚事件”发生于2003年底,当年蒙牛向呼和浩特市公安**举报称:根据该集团各地销售人员的汇报,上海、广州、成都、黑龙江等地市场均出现对蒙牛大量负面诋毁性新闻报道,给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接到举报后,呼和浩特和北京多地公安**即展开调查,结果发现上海、广州等地媒体刊登的《标王能将蒙牛推得更高吗》、《蒙牛不会做“牛疯子”》等文章是由北京的“未晚公司”提供的。

    “(这)是新中国公关史上涉案金额**、涉及媒体**广的案件,其制造者北京未晚品牌(国际)传播机构,是伊利集团的合作公司。公安**查获了多份伊利集团与该机构签署的合同,其中的一份由伊利集团某高管签署的合同中,双方约定,伊利集团付给后者444.3万元,用以实施所谓的‘伊利集团号外行动整合公关传播’。”蒙牛介绍说。

    蒙牛书面介绍还称,所谓的“伊利集团号外行动整合公关传播”,共有6次行动方案(五次得逞,一次未遂),分别是:(1)“霹雳”行动;(2)“雷霆”行动;(3)“航空奶”行动;(4)“广告标王”行动;(5)“号外”行动;(6)打击“概念营销”整合行动。合用总额高达592.17万元。

    蒙牛还称,在“未晚事件”中,“未晚”总经理杨光林及仉长雷、李伦三人被公安**刑事拘留。

    除了“未晚事件”,蒙牛还在书面说明中公布了其称为“假投毒真诽谤事件”的内容,具体是指2007年11月27日到11月29日,洛阳、杭州及石家庄市工商局以及郑州某超市先后收到匿名信,称在蒙牛牛奶中投放了剧毒。为此,各地工商局纷纷要求蒙牛产品下架、停止销售。

    “而事实上,在调查过程中并未发现任何被投毒产品。”蒙牛称,根据专案组掌握的线索,“投毒之说”基本可以确定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诽谤行为。

    但对于上述指责,伊利方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极力否认。“年头这么久的事情,我们都不知道,公司领导都换了两届,又翻出陈年旧事,而且得不到证实”。

    伊利还称,对方这样揭底下去,目的在于“混淆视听”。

相关阅读:

蒙牛、伊利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奢侈品那些“不务正业”的事儿
阅读下文 >> 看快消玩转囧文化 网络营销魅力初现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87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