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今年3月份人社部关于“养老金不存在缺口,支付能力达17个月”的条条论述,而8月份的报告中便揭露出2015年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共六省份的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入不敷出”。
虽然这一现象只出现在少数省份,然而却激起又一层巨浪:养老金为什么会出现收支不抵?我们还要不要继续缴纳养老金?等我们老了养老钱能不能按时、足额领到?……
延迟退休一直占据热门,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措施,但北京发布“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保保障规划确认会落实渐进式延退政策。
《超能陆战队》中大白常说的口头禅是:在1到10的十个等级里,你用几来形容你的疼痛?动画里面的大白恰好是当下老龄化社会人们内心渴望的一个象征。不妨问问:在1~10的十个等级里,你用几来形容养老金的疼痛?
痛点一:养老成本高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的一篇**学术研究报告,现在有“255万”才相当于30年前的“万元户”。考虑到通货膨胀一直存在且还会持续,为了确保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不至于降太多,在计算时融360小编谨慎地考虑到了通货膨胀因素。
真实通胀率=印钞速度-财富增长速度=M2增速-GDP增速。根据相关数据,1990年—2015年,我国M2平均增速为20.02%,GDP平均增速为9.94%。也就是说,从1990年到2015年,真实通胀率=20.02%-9.94%=10.08%。为了计算方便,融360小编假设未来每年真实通胀率为10%。
假设融360小编在北京退休后,身体健康良好不需要增加其他开销,每月的生活开支为4000元,按55岁退休活到80岁,那就需要准备25年的养老支出。也就是说,小编需要攒:4000元×12个月×25年=120万元。若算上退休后每年10%的实际通货膨胀率,如果**年的开支是4000元×12个月=4.8万元的话,第二年的开支就会是4.8万元×(1+10%)=5.28万元,此后每年递增。按这个来算,25年的养老成本将达到472.13万元!
痛点二:养老金涨幅跑不赢CPI
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其实已经是连续第12年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了。但是,之前调整幅度都是10%左右,而今年首次将调整幅度降为6.5%。所以相比较而言是降低了。
2015年以来,央行连续降息。跑不过CPI虽然有一部分人能存下钱来,但持续上涨的物价会使大多数家庭储蓄养老计划希望破灭。当前,存款利率跑不过CPI已经成为共识。尤其是像食品、衣着和居住(房租、水、电、燃料等)等生活必需品,其增长的幅度常常是超过CPI的。
痛点三:养老金替代率越来越低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个人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的退休金/退休前的工资。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替代率越高,越能保证老年生活的品质,反之,则会影响养老生活。
以国际经验来说,如果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1999年之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但2000年以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持续下降,从1997年的70.79%下降到了2014年的45%,已经处于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划定的养老金替代率警戒线之内。
痛点四: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
人社部曾公布一组数据,当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也就是三个人养一个老人,到2020年则变成2.94:1,到2050 年时则变为1.3:1,即到那时几乎是每一个人养一个老人。随着科学的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持续增长,养老负担日渐加重已成趋势。
当前的我们面对着养老金实质上依然是“双轨制”的不公平政策待遇,而争取和等待公平的政策降临需要时间,但我们却在老去。为退休做准备越早开始越好,**迟不要晚于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