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商务贸易 > 商务指南>事业单位将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将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2009-09-03 来源:中国贸易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慧聪商务服务**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这是继今年初义务教育学校先行试水之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迈出的又一大步。从10月1日开始,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也将开始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明年1月1日起,中国所有的事业单位都将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这项改革关涉到30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从改革的内容来看,或将提高基层义务教育和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工资水平,以调动这两大民生领域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政府也将对这些领域事业单位的创收行为作出严格限制。

    稳定基层教育人员

    **常务会议指出,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这项改革是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落实。改革的重大意义之一在于,通过实施绩效工资提高基层义务教育学校和基层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的收入,从而稳定这两支队伍,这将有利于民生建设。

    从10月1日起实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单位的绩效工资制度,是与国家公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密切结合的,也能够推动新医改方案的落实。

    这是一项已经拖了三年的改革。早在2006年6月,原人事部和财政部就联合下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这个方案提出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这三年中,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着力于基本工资制度,而更加复杂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进展相对滞后。苏海南表示,作为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酝酿三年时间已经算是比较长了。现在推出这个政策,既是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适度合理提高30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从而有助于扩大内需。

    **常务会议指出,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展开。**步从2009年1月1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从2009年10月1日起,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

    为了平衡在职员工和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会议还决定,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事业单位创收将受严格限制

    **常务会议提出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四条基本原则,首要就是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严肃分配纪律。

    苏海南说,实施这条原则将对小部分高收入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调节,降低他们乱发补贴津贴带来的相关收入,从而起到“削峰填谷”的目的——把30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中一小部分高收入人员的不规范收入降下来,而把大多数收入不高人员的收入提上去。  需配套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常务会议还指出,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要以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

    这是今后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又一大难点。事业单位属于二次分配,不像企业初次分配那样绩效评估看得见摸得着,相反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评估难度很大。

    苏海南表示,公益性事业单位个人绩效考核迄今还没有系统的成功经验。要保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贯彻实施,事业单位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借鉴企业的做法,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本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

    此次会议还确定,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保障,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按单位类型不同,分别由财政和事业单位负担。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准确市场决策 把握企业命运
阅读下文 >> 股市大跌引起管理层高度关注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859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