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化工资讯>国内煤制油企业生存环境亟待“加点油”

国内煤制油企业生存环境亟待“加点油”

2016-05-10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 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对石油的依赖度越来越高。2014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5.18亿吨,石油净进口3.0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9.5%;2015年石油需求也一直保持在2%至3%的低速增长,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将首次突破60%。这一点说明我国的油品能源自给率非常低,作为石油资源的一个有效补充,煤制油符合我国贫油、少气、多煤的能源禀赋特征。

   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对石油的依赖度越来越高。2014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5.18亿吨,石油净进口3.0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9.5%;2015年石油需求也一直保持在2%至3%的低速增长,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将首次突破60%。这一点说明我国的油品能源自给率非常低,作为石油资源的一个有效补充,煤制油符合我国贫油、少气、多煤的能源禀赋特征。煤制油也被称为煤炭液化,是一种以煤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煤化工技术。发展煤制油,补充油品缺口,对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无法承受之重

  在煤价低迷、煤矿自有的前提下,油价就成了左右煤制油企业喜忧的**重砝码。2014年之前,油价高位运行,煤制油企业获利颇丰;油价走低后,企业生存困难。

  业内人士表示,兖矿榆林项目每吨油品生产成本在1900元左右,但是加上税费负担,完全成本要到3300元/吨。据神华集团介绍,过去税负占煤制油项目收入的比例在20%—23%,而税率调整后已升至33%。

  与2013年同期相比,2015年煤制油企业承担的消费税成本增幅高达50%,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每吨消费税成本由1380元上升到2098元;柴油和燃料油消费税成本由每吨950元上升到1425元。

  煤制油行业通过高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艰苦卓绝的技术研发,实现了从低价值原料煤到高价值成品油的巨大增值,在企业税负已经较重的情况下,又遇上成品油消费税的上调和油价的降低,煤制油项目很难盈利。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1—8月,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亏损额高达9.8亿元;伊泰煤制油公司2015上半年营业收入也从去年同期的6.36亿元下降为4.63亿元,净利润仅265.5万元。2015年第三季度投产的兖矿榆林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完全成本在3900-4100元/吨,而批发销售价格在4100-4600元/吨,一旦运行不稳定或市场价格继续下跌,项目就可能从微利跌入亏损。

  陕西煤业集团神木锦界天元化工有限公司党群部部长魏峰告诉记者,天元公司油品的消费税税额为1号油1411元/吨(采用柴油标准)、2号油2105元/吨(采用石脑油标准),以满负荷产量计算,一年的消费税大约5.5亿元,这确实是天元化工公司无法承受之重,关乎企业的存亡。2015年1月至11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实现利润7523万元,缴纳税费1.35亿元,销售1号油26.76万吨、2号油6.23万吨。如再缴纳5.09亿元消费税,将会亏损4.34亿元,企业无法维持正常运行。

  为煤制油生存环境“加点油”

  消费税是主要用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的消费品税种,而煤制油具有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的积极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应当考虑煤制油产业的特殊性,改变煤制油企业税收参照石油企业税收的做法,实行差别化的较低税收政策,参照发达工业国家对幼稚产业的扶持政策,减免相应的成品油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

  对此,**建议我国可以借鉴南非的做法,油价高时,对煤制油企业正常征税;油价低时则适当减免,让企业渡过难关。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也曾表示,要考虑煤制油与石油在稀缺性和清洁度上的不同,研究适用的消费税。可建立“煤制油国家产能储备机制”,运用油品消费税手段以丰补歉,稳住一定规模的煤制油产能。

  陕西神木锦界工业园区管委会张福东主任介绍,陕西榆林天元公司25万吨/年煤焦油轻质化项目的试产成功,采用国内首创“两次加氢,尾油裂化”技术,煤焦油利用转化率达到了93%,即1吨煤焦油可生产出930千克成品油,堪称“榆林版煤制油”,这个项目每年实现产值28亿元,利税近7.8亿元。全年不仅可生产煤制油产品50万吨,还可以生产液化气2.9万吨,副产品兰炭60万吨,同时也开辟了煤炭、煤焦油深加工利用,延长煤化工产业链的新途径,对我国石油替代资源开发意义重大。

  给企业松绑,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负。国家应加大煤制油研发投入,完善技术战略储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我国能源调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只有在利润的驱使和保障下,企业才会加大煤制油的研发投入,从技术上提高能源转化率,实现煤化工的循环经济,适应环境容量的严苛要求,**终为我国石油大量依赖进口所带来的潜在能源安全问题提供一项保障。

  **表示,从能源安全考虑,煤制油应当“续命”;从市场现状来看,要让煤制油企业活下去,还需为其生存环境“加点油”。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一季度增收易增利难 房企去库存任重道远
阅读下文 >> 央视揭药品鬼市黑幕:盐水冒充胰岛素淀粉治血栓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8398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