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化工资讯>钛**市场持续火爆 钛市场进入淘汰整合期

钛**市场持续火爆 钛市场进入淘汰整合期

2016-05-07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笔者认为,其价格疯涨的背后主要有以下几条原因。首先,春节期间国内钛白粉价格过低。由于其价格跌破许多中小型企业的成本线,造成众多企业减产停产。而节后随着供应量的减少,价格出现报复性反弹也是意料之中。其次,行业内企业目标一致,几家主要企业同时宣布涨价使得市场预期改善。

   4月钛市场回顾

  对于矿商而言,钛**频繁涨价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受钛**行情推动,国内矿商也跃跃欲试,提价情绪较浓,4月份攀矿持续调整,月累计上涨了30~50元/吨,而进口钛矿市场价格也相应作出了一些调整,大部分进口矿涨幅在10~20元/吨,印度矿则调涨了30~50元/吨。

  4月份钛渣市场表现平稳。虽然下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但氯化渣、酸渣价格并没有受到带动同步上调。目前北方地区氯化渣企业开工情况依然不佳,部分企业已经转型生产其他产品,离开钛渣行业。南方酸渣企业,尤其是云南地区企业并未出现大量复产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政策变化及市场价格过低。4月份90氯化渣出厂价格在3800元/吨左右,75酸渣出厂价格在2500~2600元/吨。

  4月份四氯化钛价格表现平稳。在上月末四氯化钛价格上调之后,4月份四氯化钛市场重新进入平稳期。由于供应与需求相对稳定,目前各企业开工情况稳定,企业库存压力相对较小。后期市场走势与下游产品行情关系密切,若未来下游产品价格顺利上调,四氯化钛价格也必将随之涨价。

  上月海绵钛,钛材市场表现平稳。在3月下旬海绵钛价格上调之后,成交量既未增长也未下降,表现稳定。钛材价格也未因此而出现上调。目前,海绵钛企业认为,经历了两年的市场低谷期,部分产能已经退出市场,当前市场现存产能已经调整至较为合理的水平。随着供需逐渐平衡,未来海绵钛价格仍有可能再度小幅上调。

  4月份钛**市场持续上涨态势。4月份国内金红石型钛**价格涨幅超过1000元/吨,而国际部分企业也宣布上调未来产品价格,涨幅在150美元/吨左右。受此影响,部分此前由于亏损暂停生产的企业恢复生产,未来我国钛**供应量将有所增加。若未来钛**价格持续大幅上调,将会刺激更多停工的企业复产,有导致供需再次失衡的风险。

  钛**市场持续火爆

  停工企业逐渐复产

  据瑞道金属数据,我国钛**价格在一个月内上调10%左右。自春节之后,国内钛**市场进入上行通道,自春节假期至今的两个多月里,其价格上涨超过2000元/吨,涨幅超过20%。

  笔者认为,其价格疯涨的背后主要有以下几条原因。首先,春节期间国内钛**价格过低。由于其价格跌破许多中小型企业的成本线,造成众多企业减产停产。而节后随着供应量的减少,价格出现报复性反弹也是意料之中。其次,行业内企业目标一致,几家主要企业同时宣布涨价使得市场预期改善。而下游企业拥有不错的利润空间,可以承受其价格上涨。第三,钛**企业为淡季提前准备**。每年的七八月份为国内钛**销售淡季,在过去的两年间,钛**价格均因淡季销售不佳导致价格崩盘。因此,在需求旺季提升价格获得一定的利润及资金储备也有助于企业渡过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时期。反之,若钛**价格在需求旺季不能提升至理想的位置,必将造成企业在需求淡季更加难以为继。

  目前,**企业生产的金红石型钛**价格已经回升至11500~12000元/吨一线,且价格还有较大的上调可能。随着价格的拉升,部分停产减产的中小型企业也逐渐提升产量,导致国内钛**产量逐渐增加。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未来钛**价格的进一步提高,我国钛**市场有可能再次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进入市场淡季期间,各企业能否顺利解决库存问题将决定下半年市场走势。据笔者观察,目前市场上产品库存已从生产企业逐步转移至经销商及终端用户手中。这有利于生产企业,尤其有利于大型企业准备好充足的资金在需求消化、销售压力增大的时期渡过难关。此外,将产品价格提升到相对较高的位置也有利于企业维持较低的库存,在淡季来临前获得更多的库存容量及降价空间,降低企业销售压力,获得更多周旋的余地。

  海绵钛、钛材市场表现平淡

  行业进入淘汰整合期

  与钛**市场的火爆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除3月下旬海绵钛价格小幅上调5%左右之外,海绵钛、钛材价格在春节以来几乎没有出现调整。与此同时,市场总体订单量依然持续在较低水平。其中,市场订单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企业手中,而中小型企业订单量较为稀少。具体表现为大型企业订单与去年同期保持一致,而部分中小型企业因为拿不到足够的订单已经停产甚至倒闭退出。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我国钛材生产企业减少了180家,这些倒闭的企业几乎均为中小型企业。

  由此可见,我国钛材行业正处于行业调整、淘汰整合的时期。大型企业由于自身质量、品牌优势,逐步获得市场认可,这种优势在市场竞争中逐渐体现出来。而一些产品结构单一,没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正在被清洗出市场。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是好事,既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又符合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淘汰掉低端产能;微观上鼓励企业勇于创新,令企业产生危机意识,有动力去打造**契合企业自身的竞争模式,**后形成各家企业间相似却不相同的各具自身特色的产品及服务,从而提高我国钛材产品的整体水平。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实现钒制品生产废弃物全部资源化利用
阅读下文 >> 进口钛矿抬头 国内矿市有望进一步走强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8391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