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家居家电>空气净化器作用有多大 摆的位置有讲究

空气净化器作用有多大 摆的位置有讲究

2015-12-12 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  最近,东北地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接连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  专家表示,人们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办公室等室内空间,室内

  **近,东北地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接连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

  **表示,人们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办公室等室内空间,室内空气污染防控不能掉以轻心,应科学认识、正确使用空气净化手段,为室内空间也戴上“防霾口罩”。

  1

  净化器显著提升空气质量

  “现代人有80%的时间待在室内,当室外污染严重时,室内空气若不做净化处理,不容乐观。”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张林表示。

  2014年11月至今年1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北京室内空气质量调研。张林是这一调研项目的负责人。调研组收集了北京市407名志愿者累计11万小时的室内数据,公布了《室内空气质量调研的数据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采样期间,北京市室外的平均PM2.5(细颗粒物)浓度为91.5微克/立方米,居民室内空气的平均PM2.5浓度为82.6微克/立方米,处于轻度污染范畴。室内20小时的PM2.5暴露量约为每日总暴露量的82%,而室外4小时的PM2.5暴露量约为每日总暴露量的18%。人均室内PM2.5的吸入量是室外的4倍。

  报告显示,与交通主干道的距离会影响室内空气,距主干道“大于500米”“100—500米”“小于100米”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呈逐级下降趋势。

  报告还指出,居住楼层与室内污染物浓度间存在一定关联。采样期间,17层以上在几乎所有室外浓度区间中,都表现出室内浓度的**值。室外浓度在0—200微克/立方米的范围内,1—8层室内浓度值较高;在200—400微克/立方米的范围内,9—16层室内浓度值较高。

  楼层与室内污染物浓度间存在关联的结论,引发讨论和质疑。张林表示,报告中呈现的只是采样时间内的数据相关性结果,“楼层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十分复杂,跟季节、楼间风都有关系。想得到更严格的因果性结论,样本量还要不断拓展。这一结果引发了我们继续探究楼层与室内空气质量关系的兴趣,但目前得出结论还为时尚早。”

  与交通主干道的距离、楼层等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已明确,但报告指出,是否使用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大。开启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质量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无论室外值如何,室内值始终保持在15微克/立方米左右。

  2

  摆放位置**离自身较近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赵彬表示,“在门窗全部关闭、没有室内净化的条件下,室内PM2.5浓度是室外的1/3到2/3。PM2.5不会全部沉降或自行消解,这意味着如果不采取净化手段,室内污染浓度**也有室外的1/3。雾霾严重时,大家还是应该开启空气净化器。”

  正确使用空气净化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赵彬表示,净化器的工作效率取决于洁净空气量(CADR),即单位时间提供“洁净空气”的多少。净化室内空间所需时间=(房间容积/净化器CADR)×(2或3)。“例如,一个40立方米的空间,如果用的是CADR为40立方米每小时的净化器,那么算下来将室内空气净化干净需要大约3小时。建议大家在购买时进行换算,以匹配室内面积。”

  空气净化器摆放的位置很有讲究。张林认为,净化器**离自身所处空间较近。“现在大部分空气净化器监测的是出风口,但是出风口的洁净空气不一定能送到整个房间。PM2.5的悬浮时间相对较长,如果人在客厅,净化器却在卧室,其他房间门也都打开着,人体周围的空气质量就不会得到尽快改善。**是人在哪里,就把净化器放在旁边,其他不用的房间门都关上,保证自身周围空气的洁净。”

  空气净化器要开多久才能起作用?张林指出,数据采样过程中,观察到净化器开启后的20—30分钟内,室内空气污染不降反升的现象。他推测,这是因为存在室内空气交换过程,导致原本沉降在地面上的较大污染颗粒升到空中,之后污染物浓度逐渐随净化器工作增加而降低。“基于二次扬尘的存在,建议大家开启空气净化器的时间不要短于半小时,而且要保持净化器周边的环境卫生。”

  3

  室外空气质量不佳可“短开窗、长关窗”

  **建议,不同种类的净化器和不同的使用频率会影响滤芯更换时间。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话,净化器滤芯**能几个月更换一次。

  “当净化器的容尘率降低到初始效率的80%,或者阻力增加2—3倍的时候,就应该更换了。”赵彬说,“具体判断方法是,如果拆开看,发现净化器滤芯已经变黑,或者用手轻轻触碰,能看到明显的灰尘脱落,就该换芯了。如果闻到不好的味道再换,其实已经晚了。”

  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主任张寅平教授也建议,“可以将家用PM2.5检测仪放到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上,如果发现数字不再降低或者降幅很小,就是该更换滤芯的时候了。”

  当室外空气质量指数“爆表”时,还要开窗通风吗?

  **表示,即便室外空气很糟糕,人员密集的室内场所还是应该择机通风。这是因为室内污染物并非只有PM2.5一种,密闭门窗虽然能够降低霾对人体的影响,但会让其他污染物,如二氧化碳、甲醛、氮氧化物等浓度上升,若一直处于封闭环境,没有新鲜空气流通,将危害人体健康。

  “实验表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人会感觉头晕不适。当其浓度达到一定高度时,会对人类认知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大脑反应速度将有所下降。人们需要在开窗换气和空气净化中找好平衡。”张林说。

  赵彬认为,在室外空气质量不佳时,可以“短开窗、长关窗”。例如,早上起床离开卧室时,可短时间开窗,一旦回到卧室就立即关窗打开净化器。“很多手机APP可以实时查看室外空气质量,人们可以选择一天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时间通风换气。”

  除了正确采用净化手段,人们在雾霾天还应注重自身清洁。“由于PM2.5不仅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暴露在外的皮肤接触也会将污染颗粒带回居住环境,所以从室外回到室内时,**尽快清洁皮肤、口腔和鼻腔。”赵彬说。

  链 接

  新版《空气净化器》国标的核心指标

  新修订的《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今年9月15日发布,将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新国标完善了评价空气净化器的两类基础技术指标,“洁净空气量”(CADR)和“累计净化量”。“洁净空气量”是常态性指标,指的是空气净化器“在额定状态和规定的测试条件下,提供洁净空气量的能力”,也就是针对目标污染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净化能力。“累计净化量”是长效性指标,即空气净化器连续工作过程中,“洁净空气量”衰减至初始值的一半时,累计去除的目标污染物的总量。“洁净空气量”考察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累计净化量”从使用寿命的角度衡量了空气净化器的性能。

  此外,新国标还增加了易于消费者理解、选购产品的各类标注标识,如“适用面积”“使用寿命”推导算法及参数说明。同时还规范了产品标志标注中应说明的其他信息,如产品使用、滤材更换(清洗)、日常维护方法等。

相关阅读:

空气重污染 空气净化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中国网店第一村迈向中国网创第一村
阅读下文 >> 河北建投联手路劲地产 布局京津冀一体化新城镇建设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8267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