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塑化剂在空气、土壤和饮水中广泛存在,不可能苛求白酒完全不含有塑化剂,但是白酒内有多少塑化剂,不能成为白酒行业的“潜规则”,公众有权知情。
近日,一篇《致命危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报道引起舆论关注。该报道不仅提供了一份证实酒鬼酒样品塑化剂成分超标的检测报告,同时指出,“塑化剂……使男性生殖器变短小,严重可能致癌”、“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等,一时引起轩然大波。19日晚,中国酒业协会回应道:“白酒产品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据报道,受此影响,19日白酒股全线下跌,白酒股市值一日便蒸发了约328亿。
白酒中塑化剂成分是否有明确的检测标准?什么样的程度会威胁到人体安全?这是盘旋在所有公众心头的疑问。尽管塑化剂在空气、土壤和饮水中广泛存在,不可能苛求白酒完全不含有塑化剂,但是白酒内有多少塑化剂,不能成为白酒行业“潜规则”。消费者对商品有知情权,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尽快解答公众的疑问。
从酒鬼酒的检测样品来看,酒鬼酒中被指超标的是一种名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塑化剂,其含量为1.08㎎/㎏,在国家卫生部的规定中,该类型塑化剂在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的**允许残留量为0.3㎎/㎏。由于没有对白酒塑化剂的检测标准,业界对于是否按照卫生部规定执行还有异议。
检测标准的缺失更导致检测方法的不确定性,“同一个样本,用同一台设备,采取同样的检测方法,但是检测出来的峰值差距非常大”。正如事件发生后,酒鬼方面的**反应,便是“检测机构不**”。
比检测结果更随机的是各酒企的应对,本次事件发生后,有酒企回应“已经不用普通塑料做瓶盖”,还有酒企自年初就将“和酿酒接触的塑料部分全部换完”。实际上,早在去年7月,中国酒协便提醒白酒企业提防塑化剂,这份“加强行业自律的通知”引来了行业内部八仙过海的对应方式,再加之缺乏统一有效的检测手段和白酒塑化剂标准的缺失,正如相关人士所言“行业内部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媒体就曝光了”。
可见,如果没有媒体关注,白酒塑化剂含量将依然是“行业内部问题”,消费者**的安全风险只能取决于商家的良心发现。比如茅台镇之所以早早开展“整塑运动”,就是因为贵州名牌产品“老干妈”出口欧盟时因塑化剂含量超标而受挫。如果相关食品塑化剂规范迟迟不出台,是否说明我国消费者只能食用相较于强制规范国家的“次等食品”?公众完全有理由了解白酒的安全性,而不是被行业潜规则决定自身的安全风险。
令人欣慰的是,商务部表示,目前白酒行业安全追溯体系正在试点。如果本次食品安全风波可以推进食品安全建设,未尝不是公众的福祉。当然,进步的前提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尽早将行业内部的“自纠自查”升级成为白纸黑字的规章制度,并对酒企样品的塑化剂含量进行**检测。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