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投资理财>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年底超日本

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年底超日本

2009-05-18 来源:中国贸易网转载网络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虽然今年**季度的很多宏观数据都止跌回暖,呈现出小阳春的气象,但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不少变数,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蔓延的情况下,会不会乍暖还寒?这是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界都关注的问题。本周国家统计局陆续公布了一系列工业和消费数据,4月份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已经全部出炉。我们今天就结合这些**数据,来把脉中国经济。

    图片01: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告诉记者,总体上宏观数据来看是冷暖不匀,喜忧参半,这表明我们经济的运行正处在一个胶着的状态,四万亿投资正在加快实施当中,这些投资项目对投资的作用正在逐步地显现。

    四月份的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复苏产生了积极影响

    记者:“中国经济复苏是否存在变数,4月份的经济数据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近日随着主要数据的全部出炉,国家统计局的官员对外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比预料的要好,但是同时也表示中国经济形势还是比较严峻,需要进一步巩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从主要行业看,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9.6%,钢铁业下降1.7%。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总体上宏观数据来看是冷暖不匀,我们说喜忧参半,这表明了我们经济的运行正处在一个胶着的状态。”

    记者:“有一个数字关注度比较高,全国城镇固定资产的投资,这个增幅比较大,已经达到30.5%,你怎么看待这个数字?”

    王一鸣:“投资的增长主要是跟我们实施扩大内需,增加政府的投资规模,这个是有密切联系的,我们这个四万亿投资正在加快实施当中,那么这些投资项目,它对投资的作用正在逐步地显现。”

    记者:“具体到行业上来说的话,那些行业表现更好一些?”

    王一鸣:“从行业来看,我们说铁路的投资增幅就非常大,超过90%,那么还有一些跟基础设施关联的这些投资领域,包括原材料,这个增幅都比较明显,我们老百姓说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这块基础设施投资增幅是****的。”

    4月份经济数字公布后,除了固定投资的大幅增长,另一个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现象是工业增加值与用电量数据对比的“冰火两重天”。四月发电量同比降3.55%。另一方面,工业增加值连续数月持续上升:4月份该数据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7.3%的同比增幅。

    王一鸣:“主要是高耗能产业,生产规模可能相对来说收缩了,那么前一个时期,我们这些产能扩大非常快的,像钢铁,有些金色,像氧化铝这些产能扩张非常快,所以它在市场的约束下,自然有个收缩的过程,那么反过来也就说了,表明我们的消费品生产,这块市场需求比较刚性,它比较稳定,而这个能源原料这一块相对来说收缩得更大一点。”

    内需不足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也把扩内需放到了重要位置。不过,内需一方面来自国内投资,还有很大一部分也来自消费需求。国家陆续出台房地产税收减免、放宽消费贷款,乃至家电下乡等政策,都着眼于促进消费。那么,在这些政策刺激之下,四月份的消费市场是否收到了明显效果呢?

    记者:“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14.8%,环比也出现了2月份以来的首次增长,因此有不少**认为,在四月份消费表现出来良好的增长态势。然而与此同时,CPI、PPI在四月份同比分别下降了15.%和6.6%,这两个指数的双双告负,也引发了一些人对于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发展态势的担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3.2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比三月份加快了0.1个百分点。

    **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进入今年以来,应该说消费的增长比预期要好,一季度消费的名义增长是15%,那么4月份是14.8%,如果把价格因素剔除之后,消费的实际增长率,是呈现一个加快的趋势。”

    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效应在四月份也进一步显现,其中,在“家电下乡”等政策推动下,4月份,农村消费增速达到16.7%,比城市高出近3个百分点。

    图片02:**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称,进入今年以来,应该说消费的增长比预期要好,这种情况表明,就是我们国家扩大内需,在消费方面,已经见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张立群:“这种情况表明,就是我们国家扩大内需,在消费方面,已经见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国家统计局对各类商品零售额的统计结果显示:4月份,家具类增长22.8%,汽车类增长18.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0.8%,是增幅**的三个类别。

    张立群:“像汽车工业,像房地产和城市建设,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拉动,今年一季度乘用车的销售增长了11%,那么1到4月份,城市商品住房的销售增长了17%以上。”

    也有**认为,3月份社会消费品总额同比增长了14.7%,4月份比较三月份而言,没有出现太大的增幅,经济刺激政策拉动内需效果并不明显。同时,4月份,CPI和PPI两个指数同比分别下降了1.5%和6.6%,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因此有一种声音认为,价格水平的走低,意味着消费能力的下降,对此,**做出了分析。

    张立群:“那么这个价格走低了,我们要分析它的原因,我们看到价格都是同比,同比价格包含着过去12个月的变化,比如今年4月份的这个CPI,它所选取的样本这样一个产品的价格,要和去年4月份这些产品的价格,做一个比较。去年4月份的时候,国内有很多食品,像猪肉啊,食用植物油,当时价格是比较高的。”

    图片03:**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2009年3月份的出口额为901.7亿美元,4月份增加了近18亿美元,环比仅增长2%,而不是海关总署公布的6.9%,不过不管是2%还是6.9%,隆国强告诉记者,出口同比下降超过20%的事实依然是令人十分忧虑。

    四月份的外贸出口形势是否出现好转?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前面我们看到,四月份的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复苏产生了积极影响。和它们比起来,出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是导致经济疲软的**因素。那么,四月份的外贸出口形势是否出现了好转呢?再一起来看看。

    记者:“海关总署每个月都会定期公布中国的出口数据,作为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数据至关重要。4月份的数据刚刚出炉,而关于这个数据的解读,我们却听到了两种同样**却完全不同的声音,海关总署认为外贸已经开始企稳,而商务部则认为形势依然严峻,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我们试图寻找答案。”

    5月12日海关总署对外公布出口数据。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22.6%,但据海关总署分析,按工作日平均计算,4月份出口环比增长6.9%,这是继上月后单月出口再次环比增长。

    “关于数据我们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而且同样**,你同意谁的说法?”

    “其实总的来说依然严峻。”

    “就是您同意商务部的说法。”

    “对。”

    隆国强,**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他告诉记者,海关总署在计算4月份的出口增长时使用了工作日方法来计算出口额增长。

    记者:“按工作日和不按工作日有什么区别呢?”

    “按工作日数字是会好看一些。”

    “那要是不按工作日呢?”

    “只有2%。”

    隆国强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2009年3月份的出口额为901.7亿美元,4月份增加了近18亿美元,环比仅增长2%,而不是海关总署公布的6.9%。

    **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我了解很多出口企业,它如果有订单的话它会不舍昼夜,它不会说因为是周六周日就休息,所以我觉得算工作日意义本身不是很大。”

    记者:“也就是说一个更符合常理的计算是按全月计算。”

    隆国强:“**简单的算法,是多少就是多少。”

    不过不管是2%还是6.9%,隆国强告诉我们,出口同比下降超过20%的事实依然是令人十分忧虑。

    隆国强:“我们面临有史以来**严重的局面。”

    隆国强认为在未来三个月,出口数据依然不容乐观,但是今年下半年,将会有很大好转。

    隆国强:“下半年比上半年要有明显的改善,去库存话结束了,它要买东西,对于中国出口是生活必需品会有所改善。”

    尽管现在全**都把经济率先复苏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但从根本上讲,中国经济走出低谷,还得看**经济的整体气候。就在中国公布四月份经济运行数据的同时,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也陆续公布了它们的经济数<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SOHO中国17.7亿收购前门大街项目
阅读下文 >> “炒金”之道 入手需注意时间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186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