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家电维修>索尼收购“索爱” 寄望软硬整合效应

索尼收购“索爱” 寄望软硬整合效应

2011-11-0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根据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向记者确认的消息:索尼将收购爱立信持有的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50%的股份,令该项手机业

  根据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向记者确认的消息:“索尼将收购爱立信持有的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50%的股份,令该项手机业务成为索尼的全资子公司。作为该交易的一部分,爱立信将获得10.5亿欧元现金。”

    索尼针对收购一事解释称,该交易将令索尼有机会加快将智能手机产品融入索尼广泛的网络消费电子产品群,包括平板电脑、电视、个人电脑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值,并促进业务增长。“此外,该交易将令索尼获得覆盖所有产品及服务的广泛的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协议及与无线移动技术相关的五个重要专利群。”

    索尼称收购专利能够进一步完善其“四屏战略,并发挥索尼电影、音乐、游戏等娱乐资源。索尼是全球罕有的“软硬兼备”电子巨头,尤其是其在游戏,音乐和电影领域拥有的内容资源让苹果也难望其项背,人们期待其全力参与战局,能给目前在智能手机战争中逐鹿的其他巨头带来新气象。

    不过,国内**通信**陈志刚却向记者直言,智能手机时代日系厂商一直没有大的作为,主要就是本身高度国企化占了很大的因素。日本企业同样也有不擅变动、不能做好中国本土化的弊病,同时索爱在智能手机上也没有操作系统的优势。

    功能手机市场沦落

    公开信息显示:索尼爱立信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1日,当时爱立信和索尼两家公司将各自尚未赢利、前途未卜的手机业务进行整合运营。

    上述两个系列的功能手机成为当时索爱立身正名的标志,通过整合索尼自身在索尼唱片和电影公司的资源以及日企技术专利的积累,迅速打开了市场,在三年前,索爱一度在诺基亚统治的领域中打出了一个小高潮。

    然而天不遂人愿,智能手机的兴起与功能手机市场的衰退,就好像此前任何一次的技术革命更迭所带来的品牌“改朝换代”一样,一度炙手可热的品牌逐渐退出了市场的**——诺基亚失去霸主地位,摩托罗拉寄身谷歌,索爱也逐渐边缘化。传统意义上**早的三大手机巨头连续沦落。

    今年二季度索爱财报显示,“公司净亏损达5000万欧元(7060万美元),索爱品牌出货手机760万部,相比上一季度的810万部减少了6.2%,相比去年同期的1100万部更是锐减了30.9%之多。”公布不久的三季度数据则刚刚止住亏损,净收入为零。

    虽然索尼爱立信CEO伯特·诺德伯格(BertNordberg)近期曾对媒体表示,公司明年将**成为一家智能手机企业,完全放弃功能型手机。然而巨人转身难免让业界担心会否“为时已晚”。据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索尼爱立信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市占率仅为1.7%,名次滑至第十。

    寄望软硬整合效应

    据悉,截止2011财年第三财季末,索尼爱立信(按销售金额计算)在安卓手机市场中占据11%的市场份额,安卓手机业务占据索尼爱立信当财季整体销售额的80%。

    而如今希望重拾智能手机业务的索尼,所主打的战略显然是希望复制功能手机时期的娱乐资源打通模式。

相关阅读:

索爱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诺基亚中国一年三易帅 求解最糟糕局面
阅读下文 >> 增长放缓 中央空调行业或面临重新洗牌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0289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