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凡动力团队从成立工作室到获得当当网CIO注资30万元,再到发展为透客科技有限公司,整整打拼了4年。在这4年里,他们品过酸甜也尝过苦辣。**放弃、勇于创新使团队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创业艰难百战多
2006年6月,白勇、郭拉、杨智奇3名狂热的技术爱好者在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成立了飞凡动力工作室。创立之初,他们选择主攻Web应用、Flash3D应用以及基于诺基亚手机平台Symbian和微软手机平台WindowsMobile的应用。
2007年,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室陆续接到不少小型开发项目。正当团队风生水起时,杨智奇因选择就业离开了工作室,这使得当时正在开发的一个3万元项目被迫延期。剩下2名成员只能从父母那里借钱来弥补损失。挫折感让白勇和郭拉一度想要放弃,但看着自己亲自孕育的团队像小生命一样蹒跚学步,他们咬牙坚持了下来,并开始反思管理、人才等方面的问题。
在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帮助下,团队开始对外招新,扩大规模。作为校内小有名气的创新组织,飞凡动力一下吸引了近40位同学。随着团队的过度扩张,新问题不断凸显。
郭拉分析说,一方面,团队总人数在扩大,但真正掌握技术的很少,再加上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工作效率跟不上进度要求;另一方面,团队技术方向分散,缺乏团队文化作为凝聚力,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
团队遂下决心规范项目管理,并提出了“新生成长计划”,即把进入团队的新生根据兴趣分成不同小组,由技术过硬的成员担任组长,负责指导各小组的项目开发。
2008年对团队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这年8月,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软件开发工具包。郭拉等人敏锐地预见到iPhone的增长前景,对原有的业务发展方向进行了整合。
郭拉解释说,互联网大家都已不再陌生,但移动互联网对大多数人而言却是个新名词。要想把移动互联网服务做好,工作室就必须专注于一项研发,而iPhone就是**的选择。
2008年底,经过多方努力,团队取得了苹果公司**授权的认证许可,并研发设计出**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iPhone手机平台的游戏“ChristmasGift”,成功登陆美国市场。至此,团队逐渐走出迷茫期,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创业启蒙师
“工作室取得的成绩很大部分是靠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温晓佩表示,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是飞凡动力团队的创业启蒙师。早在2007年,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就开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每年还拿出10万元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