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家电维修>消费者呼唤电子产品 明码实价回归诚信

消费者呼唤电子产品 明码实价回归诚信

2011-06-16 来源:通信信息报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相信不少消费者有过这样的体会:每到节假日,电子消费产品卖场的活动令人眼花缭乱,但消费者想要买到最实惠的价格,却相当费劲,

 相信不少消费者有过这样的体会:每到节假日,电子消费产品卖场的活动令人眼花缭乱,但消费者想要买到**实惠的价格,却相当费劲,实际的成交价和价格标签上的数字并不能划等号,差距多少全凭砍价功夫。这样的困扰怎一个烦字了得?于是乎,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查出20多家商场存在“虚高原价再打折”的虚假促销行为后,发改委又联合中消协于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全国百货商场推进明码实价。

    “明码标价”和“明码实价”有差别吗?一字之差却在消费体验和消费结果上差距很大。

    从消费者感知来说,在电子产品卖场讨价还价已成惯例,但却总不那么舒心。综合来看,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常遇到以下几种状况:1、挂牌价总是虚高的,消费者当然要还价,但费了半天劲,却不知道“水分”挤干没有;2、广告中藏猫腻:“满多少送多少”是商家的惯用手段,但“送”的大多不是现金返还,而是返送礼金券、积分、电子券、折扣券之类,并苛刻地限定了时间、品种等,若不按商家规定的要求消费则作废。在这背后,正如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范艳茹表示,有些商场确实存在利用促销活动和消费者玩数字游戏的现象。看似便宜,却难逃二次消费陷阱。

    这是行业潜规则还是为了满足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购物“需求”?有业内人士揭秘,行业多年来已形成了“定价规则”,即供应商一般会给零售商确定两个价格标准,“一个是统一挂牌价,一个是**零售指导价”。在实际具体销售过程中,实交价格则可在两个价格标准之间浮动。此外,促销员追求业绩、竞争对手压力都造成标价“潜规则”。这显然与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背道而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今年初发出《商业连锁经营企业规范价格行为倡议书》,针对明码实价、完善价格管理制度、杜绝价格违法行为等提出行业自律要求。此次发改委又联合中消协要求全国推进明码实价,让价格回归诚信充满曙光,也给了消费者一颗“定心丸”。而后如何使“明码实价”生存下去?需要政府部门、厂家、商家以及消费者的共同监督、自律、维护,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杜比诉RIM专利侵权讼 要求停售黑莓手机
阅读下文 >> 节能补贴到期 扬城空调价为何不涨反降?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8628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