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市场营销>二奶营销挑战商业伦理

二奶营销挑战商业伦理

2011-03-03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受到挑战的消费伦理

    广告商敢如此堂而皇之地刊登类似广告,是否因为当今社会,人们已经把违反家庭伦理的行为看成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忽视或漠不关心?而这种广告的出现,是否说明的确存在这样的消费群体,而且规模足够大,能够给企业带来利益,以至于企业不惜损害自身形象?

    “这的确折射了当代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张兵武说。一边是挑战家庭伦理的社会现象似乎越来越常见,另一边是中国的离婚率正在不断升高。根据民政部规划财务司的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共有196.1万对夫妻离婚,平均每天5300多对。从事都市男女情感咨询和研究工作的女性问题**苏岑,也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根据她多年的工作经验,夫妻或情侣双方**终关系宣告破裂,80%以上是因为第三者的介入。

    自上世纪80年代始,尤其是90年代以后,随着国门的日益敞开,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潮如洪水般涌入我国,由于受到不健康思想的影响,一些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扭曲,在“法律管不着、道德也管不了”的情况下,一些地区包二奶现象开始蔓延和流行。

    “虽然一些类似的新闻和案件时有耳闻,但这绝不是社会主流,也绝不可能成为社会主流。”晁钢令认为,中国社会本质上是伦理社会,儒家文化仍占主导地位,“仁义礼智信”的交往规则仍被人们普遍遵守。

    于斐告诉记者,企业在广告营销时,不应该一味单纯追求功利性和商业化,而应该赋予社会情感、功能等多方面诉求。营销既要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相结合,更应该与社会主流文化相结合。否则,不当的营销方式反而可能造成对品牌的**伤害。

    扭曲的“情人经济”营销

    《彭博商业周刊》今年2月刊登了关于美国专为非单身者建立的在线约会网站AshleyMadison.com的报道。曾是体育经纪人的网站创始人诺尔•比德曼,从其帮明星摆平老婆和情人之间纠纷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了灵感,于2002年创办了这家专门提供“偷情生意”的网站,并获得了成功。诺尔•比德曼自称AshleyMadison.com将成为Facebook之后增长**的网站。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2月17日的一篇报道援引一份2008年的研究表明,在中国的**品消费中,“二奶”的消费力占去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文章称,据观察,**品的一个重要销售方式就是男人买给“二奶”。而“二奶”通常喜欢炫目的**品牌,原因在于她们必须向人们展现她们的男人忠诚于她们。虽然她们不自立,过着非常没有保证的日子,但她们急需向外界展示这样一个事实:她们有资助者。在一些国内网站上流传的一篇有关包养情人经济学的帖子,则更是给出了在租房和买房两种模式下,包养情人所要花费的具体金钱数额。

    不过于斐认为,这类报告缺乏可信度,因为这种调查很难进行,去购买**品的人谁也不会在自己脸上写着“二奶”两个字。在他看来,这样的报告可能只是国外**品商的噱头。

    “"二奶"群体究竟普遍到怎样的程度,目前还没有明确可信的调查数据。

相关阅读:

营销 营销伦理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跳出电话营销做电话营销
阅读下文 >> 如何建立一支优秀导购员队伍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8027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