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方面,安徒生的童话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例子。
“既然游行已经开始了,那就让它继续下去吧。”这是《皇帝的新装》中的**后一句话。也就是在皇帝听到一个小男孩说“他并没有穿衣服呀”之后,**终认识到自己并非因为愚蠢而看不到华丽的新衣,而是自己的确一丝不挂。
从幼年时我就熟读这个故事,但令我一直迷惑的是:既然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上当了,皇帝为什么不幡然醒悟,下令捉拿那两个骗子,并分赴手下赶紧拿其他衣服来遮掩自己不雅的裸体,而是认为:“既然游行已经开始了,那就让它继续下去吧”。
为什么皇帝意识到自己“光着腚推磨,转着圈丢人”之后,依然无怨无悔地继续这一荒唐裸奔呢?
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浅显的答案是皇帝固执,固执的背后是面子,面子背后是自尊,自尊背后压力,压力背后是风险,如此一来,层层穿透之后,我们就已经逼近了问题的本质。
从心理学上讲,做任何事,中途改变都是冒风险的,也会因此而承受某些不必要的压力,而保持过去一贯的做法往往意味着安全。例如说,在同一环境下,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以沉默寡言的面目出现,后来即使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活跃分子,但他也很难做到。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换一个全新的环境,让他从头开始做一个“开朗”的人,因为在新环境下,没人知道他过去“沉默”的历史。而在原来大家都熟悉他的环境下,如果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突然变得活跃起来,大家一定以为他“犯神经病了”。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和压力,在同样的环境下继续抱保持“沉默”反而安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树挪死,人挪活。”
皇帝老儿也是如此,他宁肯继续光着腚游行,也不能拆穿这个骗局,打掉了牙可以往肚子里咽,但决不能吐出来给人看。这就是为什么明知道受骗还要继续上当的原因。(这一点也证明了我一贯认定的:**的招数不是“出奇制胜”而是“屡试不爽”。)
出于心理安全的考虑,人们很难在不改变环境的情况下突然改变其行为表现。即使他意识到某件事自己做错了,往往也不愿承认并改正错误,而是不惜故意犯更大的错误来掩盖原来的较小的错误,从而力图证明自己一直没有错误。
认识问题不等于解决问题,那么对于皇帝老儿,该怎样说服他结束这一荒唐的裸奔行为呢?
你只能顺从他,决不能说他没穿衣服,只能说他穿的太多,天气太热,陛下如此盛装游行恐有中暑之虞,万民都为皇上的龙体担忧,不如换件衣服或者早回寝宫避暑。
我一贯强调:说服的**途径是顺从你的说服对象,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力图改变他们。
这就是受于丹教授“论语心得”之启发而得到的广告攻心秘籍之“九阴真经”,从这个意义上说,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不可谓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