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投资理财>大学毕业生做普工“考”了谁? 产业链惹祸?

大学毕业生做普工“考”了谁? 产业链惹祸?

2009-03-30 来源:中国贸易网转载网络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生存下来才有机会!”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今天喊出这句话,多少有些悲壮!但“悲壮”的背后,却给我们提出此前不曾想而现实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大学生做普工是知识的贬损还是人才使用的重新认识?社会(包括政府和高校)乃至企业如何面对大学生当普工?本报从今日开始,将从不同角度关注大学生做普工带来的种种现象和思考。

    大学生觅工劳务市场

    本月24日,在智通人才市场,记者遇到来自武汉科技大学的应届生小郭,小郭从年后开始便在各人才市场转圈。“在学校学的是电子专业,想找份关于电子维修技术的普工,在东莞近2个月了,也没能遇到合适的机会”。

    位于东莞莞城的智通人才市场,主要是从事技工和熟练工的中介事务,而往年大学生找工,主要是集中在该市中心人才市场,但年后智通市场却出现了不少大学生的身影。据市场公关关系高级经理蔡小梅称,节后2月至今,每天进场的1000人中,有四成是大学生。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的辉煌成就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本月27日正是招聘日。该公司副总理肖占华坦承,辉煌处于宝安区的城乡接合部,主要是以普工中介为主,“没想到,今年前来求职的大学生比往年多了20%-30%。”

    记者在深圳关外和东莞市镇街劳务市场了解到,前往平日普工和熟练工求职的市场求职,多以往届和省外的应届生为主。

    先当普工解决生存问题

    作为学商务电子的一名专科生,在深圳宝安区一家30多人的电子厂做一名普工,来自贵州的田进是经历了一番生存压力后才坦然接受的。

    “去年毕业后,我就到处找工作,后来在深圳平湖一家电池厂做普工管理,春节辞职返回家乡。但节后回深圳,发现找工很难。**后,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几,生存就成了难题。十几天的求职碰壁的经历,让我明白,先让生活有着落才能有机会发展”。

    小田告诉记者,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厂普工的转变,**是心态的转变。

    和小田在同一车间上班的还有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张国立。张说,因为自己找到这份工作时,身上的钱全部花光,还倒欠同学600多块。其实,小张的家境不错,“家里养我几年应该不成问题,但问题是我大学毕业了!”

    企业有一“招”:人才抄底?

    深圳博铨科技有限公司在电子配件行业算是小厂,年前该公司同样分批裁了30多名普工,但年后公司总经理刘同友出人意料地招了5名大学生,其中4名做普工,不过名称为“储干普工”。但做的工作和工资待遇和一般普工没有两样。

    刘说,用同样的工价招大学生做普工,一个多月来效果可见。平日召开普工班组会,没有人发言或发言也往往抓不住要点,但这几名大学生来两个星期后,成为积极分子,就拿开会来说,敢说也能说到地方。刘同友拿出十几页员工建议表格对记者说:这都是这几名大学生普工在生产线上找出的问题,这是一般普工或者在上面做管理的大学生做不出来的。4月底,他准备再招10名大学生,充实到生产一线。

    时企业“抄底大学生”做普工的做法,东莞爱蒂思有限公司招聘主管杨先生坦言,企业的发展理念不一样,有重短期利润的会侧重招一些熟手工,但公司着眼将来,提高的不光是管理层,重点则在基层。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好,有机会就可升为公司骨干。

    其实,刘同友的**愿望是,用大学生来做普工,从生产一线开始,**终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

    大学生做普工企业有担忧

    虽然能用普工的价招到大学生做普工,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愿占这个“便宜”。

    深圳市森电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俊超坦言,他不敢在普工中随便用大学生,感觉对不起他们,也怕大学生心理承受不了普工的待遇和地位而产生不必要的事端。

    有了一个多月大学生做普工的观察,博铨科技的刘同友对会不会担心大学生跳槽另有看法。“能力和待遇不匹配时,不光是大学生,一般普工也会走。这是老板的责任!大学生做普工如能力超越一般普工,为何不给他匹配的待遇?”刘说,如果招大学生做普工仅仅是基于大学生“便宜”或“趁机”做样,没有从企业长远的发展考虑,一旦形势好转,你招再多的大学生也会走的。

    大学生当普工产业链惹的祸?

    □玄音

    一位老板在招一位大学生做普工时问:是创业还是打工?生曰:创业。老板曰:目前的现实你能创业吗?生曰:不能。老板曰:你愿意打工吗?生曰:可以。老板曰:我的企业只有工厂。生曰:那我就做普工吧……生下意识地摸了摸他干瘪的钱袋……

    这一幕,被郎咸平教授在其著作《产业链阴谋》中这样诠释:在整条产业链“6+1”的模式里,“1”是制造,“6”就是从产品设计到终端零售这6大软环节,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6”而不是“1”。

    中国大学生失业,与欧美企业布局下的中国大陆“6+1”产业链关系非常。果如是,即使没有“金融危机”,现实的“6+1”产业链同样落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局。

    产业链的革新虽然非朝夕之间轮转,但现实是:我们急于将大把的钱投入浩大的工地上,我们也急于帮助数百万大学生找到就业吃饭的地儿,我们能不能将两种“资源”———空余的大学生和政府急需投入的钱袋来个非常“结合”,突击产业链“上下游”?事实上,在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史上,是要有量变的积累,但寻机“突击”质变的史例也是有的。

    提倡大学生“创业”,不能限于提供一定资金让其摆个摊糊个口,而应站在国家发展战略上,思考大学生创业的来路和去路。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每次危机都催生读书无用论
阅读下文 >> IBM将在美国裁员5000员工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746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