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先后遭遇劳动力成本提升和外贸需求锐减,纺织服装企业遭遇十数年来**的低谷。而以纺织服装为基础产业的传统经济园区,同样步履艰难。
在这场危机中,浙江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有着15年历史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试图完成一个艰难的转身。
“我们相信,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是全国所有同类开发区面临的困难。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困难,还应该看到机遇,困难和机遇总是并存的。”3月3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余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沈昱,如此描述他正在经历的一切。
阵痛:外需锐减
杭州市区往东驱车30公里,便是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里被誉为“中国布艺名城”,和绍兴、海宁并列全球家纺行业的采购中心。然而,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这个以纺织服装为传统基础产业的园区,感受到了经济危机带来的阵阵寒意。
“去年国庆节之后,感受特别明显,订单量一下子减了20%。”杭州奥坦斯布艺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海华回忆说。奥坦斯的海外客户遍及全球,从美国、欧洲到中东、东南亚各地,相比其他单纯开发欧美客户的企业相比,奥坦斯受到的冲击还不是**的。
但压力仍无时不在。“那个时候,银行经常有人过来看看,看你开工是不是正常,如果觉得你有问题,贷款可能随时收回。到处都是紧张的气氛。”葛海华说。这段时间内,他经常看到自己的同行,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悄无声息的关门停业。
在鼎盛时期,奥坦斯一度需要将拿到的订单外包给其它企业。2007年,通过“外加工”和“外购生产力”,有200多台其它企业的机器同时为奥坦斯开工,但2008年,这一数字只是三四十台,而2009年,奥坦斯基本已完全依靠自己的生产能力了。
“虽然你看我们自己现在开工还是足的,但我不说你可能不知道。”葛海华自嘲道。
而华佳利丝绸制品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杨晓飞,很多时间都闷闷的待在办公室里,他见到记者说的**句话是,“真正严峻时刻到来了。”
杨晓飞做服装外贸已经15年有余,他说,今年是形势**艰难的一年。
华佳利95%的销售来自外贸。从2008年下半年到现在,其拿到的海外订单减少了一半。而过去一些手头阔绰的海外客户也开始跟华佳利一分一毫的讨价还价。“为了3美分(降价),整整跟我们谈了4天。”杨晓飞摇摇头。
这正是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纺织外贸企业的缩影。记者获得的一份开发区2008年1月到12月规模工业行业增幅表中显示,纺织、服装和箱包行业均为负增长,降幅分别为0。65%、1。94%和12。61%。
在这样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园区内,家纺服装行业无论是数量、经济总数还是出口总量,都占有很高的比例。
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10月份开发区内的纺织、服装、印染、箱包等配套企业120余家,这些企业的产值占到经济总量的35%,利润总额占到15%,出口占到总出口量的43%。
然而,开发区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的经营模式以“订单式”为主,近70%的企业仅按订单销售,受制于人。
这也直接导致,过去开发区引以为豪的从原料、织造、印染到成品的传统纺织品产业链,在这场金融海啸中,面临严峻的考验,不得不重新思考这种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和抗风险性。
变阵:腾笼换鸟
出路在哪里?传统产业布局是否需要改变?如何改变?一年多来,余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沈昱一直在思索这些问题。
开发区目前的产业构成中,**的是纺织服装产业,占经济总量的35。5%;其次是汽摩配产业,占经济总量的18。8%;第三是电子电器产业,占经济总量的12。5%;第四是食品产业,占经济总量的7。2%;第五是建材产业,占经济总量的5%。
“现有的产业结构是不理想的,必须进行调整。”沈昱告诉记者,审视当下的余杭开发区,产业层次总体偏低,“单位产出”不高,迫切需要调整升级。
事实上,早在这一波危机爆发之前,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已经提上日程。2008年上半年,由于难以抵挡出口退税取消等带来的严峻挑战,园区的工业产值和企业税收已经有所下降。
2008年6月,园区请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为园区把脉,并制定新的产业规划。
结合开发区的自身产业特点和未来经济热点,罗兰贝格**终为余杭经济开发区确定了“4+1”的产业导向。所谓“4”,分别指健康产业、装备制造业、绿色产业、通信电子产业,所谓“1”,则是园区的传统产业纺织服装。
按照新的产业规划和园区的功能定位,开发区未来发展和招商的思路已经十分清楚:对于传统产业中的规模优势企业,园区鼓励其利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完善产业链,走出传统OEM的禁锢模式,发展自有品牌,开拓内销市场。
目前,奥坦斯布艺和开发区内**的服装集团华鼎集团,都在启动零售店和内需战略。沈昱称,对于这种优势企业的扩产,开发区将会给予足够的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支持。
而对于低产、低效和产业政策限制的企业,开发区将严格关停转产,把土地等资源“腾”给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前者是指,年亩均销售收入低于100万元的、连续亏损、濒临停产停业的企业;后者则是,与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不适、有必要转型或退出的企业。
“我们已经关停了2家,清理整顿了17家。大部分是一些小的印染企业。”沈昱表示,对于一些不能改造、污染大、消耗大、产出少的传统产业,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关停。
他认为金融危机的冲击,恰恰为余杭淘汰一些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的落后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4+1”现代产业体系带来**时机。
对于今后的招商方向,沈昱也已明确,“不在上述产业导向里面的,基本不会引进,今后要围绕’4+1’这样的产业定位开展招商引资”,“对传统纺织服装业则以提升为主,原则上不再引进”,“希望能够在总盘做大的基础上,将这块产业的比重降下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转变”。
招商:目标500强
对于任何一个开发区而言,招商工作无疑都是重要的生命线。
而对于转型期的余杭经济开发区而言,能否顺利完成招商,几乎可以视为转型工作成败的**的评估要素――在余杭经济开发区2009年重点工作中,“招商引资重大突破”被列为**项。
但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让这种转型充满痛苦。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投资增速趋缓,开发区的建设和招商面临巨大的挑战。
沈昱坦言,要完成既定的招商指标非常困难。经济危机之下,很多前期洽谈的企业都缩减投资“过冬”,“把项目书放回了抽屉里面”。“我相信,全国的开发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招商工作的副主任陈坚,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招商工作“非常困难”,很多公司暂缓甚至是取消了投资计划,一些之前已经在顺利洽谈的项目都“卡壳”了。
让他特别感慨的是“外资企业直接投资这一块”,陈坚说,“很多公司的投资意愿明显降低,这一点在洽谈中非常明显的能感觉到。”
“2009年,对全国所有的开发区而言,可能都是一个痛苦的时期。”沈昱表示。
但陈坚强调,尽管可选择的余地不多,但余杭还是坚持“宁缺毋滥”。对于不符合产业导向,达不到准入门槛的项目仍然坚决拒绝,特别是一些“低小散”的纺织企业,原则上一律拒绝。重点招商目标是“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通过一些大项目带动整个园区的招商引资”。
与此同时,开发区还计划“创新招商”和“主动出击”,积极对外引资。
为吸引高新技术项目聚集,2008年下半年,开发区投资500多万元,将原华明服装厂改造成为高新园区的创业中心和留学生创业园,计划吸引各类医药、光机电、软件等科技项目15个。
“希望借此能够吸引一批高新项目落户开发区培育孵化,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沈昱强调说。
“要为开发区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特别是以引入**500强企业为**要务。”陈坚说。
让沈昱和陈坚稍感安慰的是,2008年9月,国家大型骨干制药企业、杭州民生药业集团与园区缔约,将力争年内启动搬迁,整体落户余杭经济开发区,10月,全球**的高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公司美国欧文斯科宁,也正式选址余杭进行项目投产。
在这场危机中,浙江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有着15年历史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试图完成一个艰难的转身。
“我们相信,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是全国所有同类开发区面临的困难。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困难,还应该看到机遇,困难和机遇总是并存的。”3月3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余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沈昱,如此描述他正在经历的一切。
阵痛:外需锐减
杭州市区往东驱车30公里,便是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里被誉为“中国布艺名城”,和绍兴、海宁并列全球家纺行业的采购中心。然而,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这个以纺织服装为传统基础产业的园区,感受到了经济危机带来的阵阵寒意。
“去年国庆节之后,感受特别明显,订单量一下子减了20%。”杭州奥坦斯布艺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海华回忆说。奥坦斯的海外客户遍及全球,从美国、欧洲到中东、东南亚各地,相比其他单纯开发欧美客户的企业相比,奥坦斯受到的冲击还不是**的。
但压力仍无时不在。“那个时候,银行经常有人过来看看,看你开工是不是正常,如果觉得你有问题,贷款可能随时收回。到处都是紧张的气氛。”葛海华说。这段时间内,他经常看到自己的同行,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悄无声息的关门停业。
在鼎盛时期,奥坦斯一度需要将拿到的订单外包给其它企业。2007年,通过“外加工”和“外购生产力”,有200多台其它企业的机器同时为奥坦斯开工,但2008年,这一数字只是三四十台,而2009年,奥坦斯基本已完全依靠自己的生产能力了。
“虽然你看我们自己现在开工还是足的,但我不说你可能不知道。”葛海华自嘲道。
而华佳利丝绸制品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杨晓飞,很多时间都闷闷的待在办公室里,他见到记者说的**句话是,“真正严峻时刻到来了。”
杨晓飞做服装外贸已经15年有余,他说,今年是形势**艰难的一年。
华佳利95%的销售来自外贸。从2008年下半年到现在,其拿到的海外订单减少了一半。而过去一些手头阔绰的海外客户也开始跟华佳利一分一毫的讨价还价。“为了3美分(降价),整整跟我们谈了4天。”杨晓飞摇摇头。
这正是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纺织外贸企业的缩影。记者获得的一份开发区2008年1月到12月规模工业行业增幅表中显示,纺织、服装和箱包行业均为负增长,降幅分别为0。65%、1。94%和12。61%。
在这样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园区内,家纺服装行业无论是数量、经济总数还是出口总量,都占有很高的比例。
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10月份开发区内的纺织、服装、印染、箱包等配套企业120余家,这些企业的产值占到经济总量的35%,利润总额占到15%,出口占到总出口量的43%。
然而,开发区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的经营模式以“订单式”为主,近70%的企业仅按订单销售,受制于人。
这也直接导致,过去开发区引以为豪的从原料、织造、印染到成品的传统纺织品产业链,在这场金融海啸中,面临严峻的考验,不得不重新思考这种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和抗风险性。
变阵:腾笼换鸟
出路在哪里?传统产业布局是否需要改变?如何改变?一年多来,余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沈昱一直在思索这些问题。
开发区目前的产业构成中,**的是纺织服装产业,占经济总量的35。5%;其次是汽摩配产业,占经济总量的18。8%;第三是电子电器产业,占经济总量的12。5%;第四是食品产业,占经济总量的7。2%;第五是建材产业,占经济总量的5%。
“现有的产业结构是不理想的,必须进行调整。”沈昱告诉记者,审视当下的余杭开发区,产业层次总体偏低,“单位产出”不高,迫切需要调整升级。
事实上,早在这一波危机爆发之前,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已经提上日程。2008年上半年,由于难以抵挡出口退税取消等带来的严峻挑战,园区的工业产值和企业税收已经有所下降。
2008年6月,园区请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为园区把脉,并制定新的产业规划。
结合开发区的自身产业特点和未来经济热点,罗兰贝格**终为余杭经济开发区确定了“4+1”的产业导向。所谓“4”,分别指健康产业、装备制造业、绿色产业、通信电子产业,所谓“1”,则是园区的传统产业纺织服装。
按照新的产业规划和园区的功能定位,开发区未来发展和招商的思路已经十分清楚:对于传统产业中的规模优势企业,园区鼓励其利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完善产业链,走出传统OEM的禁锢模式,发展自有品牌,开拓内销市场。
目前,奥坦斯布艺和开发区内**的服装集团华鼎集团,都在启动零售店和内需战略。沈昱称,对于这种优势企业的扩产,开发区将会给予足够的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支持。
而对于低产、低效和产业政策限制的企业,开发区将严格关停转产,把土地等资源“腾”给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前者是指,年亩均销售收入低于100万元的、连续亏损、濒临停产停业的企业;后者则是,与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不适、有必要转型或退出的企业。
“我们已经关停了2家,清理整顿了17家。大部分是一些小的印染企业。”沈昱表示,对于一些不能改造、污染大、消耗大、产出少的传统产业,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关停。
他认为金融危机的冲击,恰恰为余杭淘汰一些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的落后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4+1”现代产业体系带来**时机。
对于今后的招商方向,沈昱也已明确,“不在上述产业导向里面的,基本不会引进,今后要围绕’4+1’这样的产业定位开展招商引资”,“对传统纺织服装业则以提升为主,原则上不再引进”,“希望能够在总盘做大的基础上,将这块产业的比重降下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转变”。
招商:目标500强
对于任何一个开发区而言,招商工作无疑都是重要的生命线。
而对于转型期的余杭经济开发区而言,能否顺利完成招商,几乎可以视为转型工作成败的**的评估要素――在余杭经济开发区2009年重点工作中,“招商引资重大突破”被列为**项。
但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让这种转型充满痛苦。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投资增速趋缓,开发区的建设和招商面临巨大的挑战。
沈昱坦言,要完成既定的招商指标非常困难。经济危机之下,很多前期洽谈的企业都缩减投资“过冬”,“把项目书放回了抽屉里面”。“我相信,全国的开发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招商工作的副主任陈坚,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招商工作“非常困难”,很多公司暂缓甚至是取消了投资计划,一些之前已经在顺利洽谈的项目都“卡壳”了。
让他特别感慨的是“外资企业直接投资这一块”,陈坚说,“很多公司的投资意愿明显降低,这一点在洽谈中非常明显的能感觉到。”
“2009年,对全国所有的开发区而言,可能都是一个痛苦的时期。”沈昱表示。
但陈坚强调,尽管可选择的余地不多,但余杭还是坚持“宁缺毋滥”。对于不符合产业导向,达不到准入门槛的项目仍然坚决拒绝,特别是一些“低小散”的纺织企业,原则上一律拒绝。重点招商目标是“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通过一些大项目带动整个园区的招商引资”。
与此同时,开发区还计划“创新招商”和“主动出击”,积极对外引资。
为吸引高新技术项目聚集,2008年下半年,开发区投资500多万元,将原华明服装厂改造成为高新园区的创业中心和留学生创业园,计划吸引各类医药、光机电、软件等科技项目15个。
“希望借此能够吸引一批高新项目落户开发区培育孵化,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沈昱强调说。
“要为开发区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特别是以引入**500强企业为**要务。”陈坚说。
让沈昱和陈坚稍感安慰的是,2008年9月,国家大型骨干制药企业、杭州民生药业集团与园区缔约,将力争年内启动搬迁,整体落户余杭经济开发区,10月,全球**的高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公司美国欧文斯科宁,也正式选址余杭进行项目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