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10月,我国的煤炭机械设备总需求约为500亿元,但全国总产能已达到了1500亿元,煤炭机械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形成,部分中小型煤炭机械制造企业将面临淘汰。
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煤炭机械行业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竞争格局。从供给来看,我国年产500万吨以上的大型矿井主要设备几乎全部被国外大公司垄断。国内煤机行业**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综合生产配套能力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同时,由于煤炭机械行业发展滞后,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难以满足高产、高效矿井要求,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
所谓综合生产配套能力(综采综掘)是指,既能生产掘进机,又能生产采煤机、刮板机、液压支架等,并且产品彼此之间要有较强的配套能力。而目前我国煤机制造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仅有两家,分别是山西焦煤集团和中国煤炭机械工程装备集团公司。同时,较有优势的企业还有郑州煤机制造公司(液压支架)、张家口煤机制造公司(刮板输送机)、太原煤科分院(掘进机)、上海煤科分院(采煤机)、西北奔牛煤机制造公司(刮板输送机)。
此外,优势企业还有鸡西采煤机厂和佳木斯煤机制造公司,鸡西采煤机厂主要生产采煤机,市场占有率为37%,而佳木斯煤机制造公司主要生产掘进机,市场占有率为70%,但这两家企业已于去年被美国国际煤机公司收购。
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煤炭机械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若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到未来煤炭机械行业健康良好的发展,从而也将对我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制约因素。
我国煤炭机械制造企业大多只能从事一些技术水平低的简单产品的仿制,无力从事新产品开发,导致诸如单体支柱、小刮板输送机、小皮带输送机及综采机配件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质量低下,有的产品供需比例高达8∶1,产能严重过剩。迄今为止,由于受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采购体制的影响,全国没有形成一家综采设备成套制造生产、规模经营且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由于我国基础技术发展滞后,使得关键零部件、轴承、密封、电机、电气元件、液压件等,在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上与国际**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煤炭机械设备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需要,这些问题造成了产品的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如采煤机齿轮寿命国产的只有5000小时,而进口的高达2万小时;皮带机托辊,国内**产品的使用寿命仅3万小时,而国外同类产品寿命高达9万小时。
我国煤炭机械制造企业大多没有技术开发中心,依赖于科研院所,企业的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很弱,突出表现为:一是绝大多数煤炭机械制造企业尚未形成自主开发的良性循环;二是产品开发周期过长,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差;三是科技开发投入少,科研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普遍不足1%。
此外,由于煤炭机械产品长期低价销售,导致制造企业长期微利,甚至亏损运营的局面,企业资金紧张,无力投资科研开发。
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制约,煤炭专用设备研制和国产化的重点集中在提高单机的设计制造能力上。在设备的系统开发、系统设计、系统成套、系统服务十分薄弱的同时,又存在负担重、人才流失的问题,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在当前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煤炭机械制造企业存在较多问题的情况下,没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难以保障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由于行业管理薄弱、企业经营艰难和煤炭装备制造业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导致煤炭装备制造企业转制缓慢、产权制度改革迟缓,机制和管理模式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