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找准方向,多数陷入迷茫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纷纷缩减投资,开工项目或推迟或搁置,化工装备订单也因此相应减少。为应对危机,装备制造企业都提出要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CCIN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少数大型企业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在大型装备国产化中找到了可以调整的产品,而大多数装备制造企业却陷入想调整不知怎么调整的迷茫中。
作为大型国有石化装备制造企业,中石化集团南化公司化工机械厂今年逆势而上,新上了大型滚板机、大型平面多头数控钻床等设置,建起了重型铆焊厂房和洁净厂房,还投资近2亿元在鄂尔多斯组建了现场加工制造中心。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对CCIN记者说:“我们将借助金融危机转型,从传统的化肥装备制造向炼油、精细化工等行业转型,以推动装备国产化。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总造价1.2亿元的环氧乙烷反应器制造,推动了我国大型石化关键设备国产化制造的进程。”
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装备制造企业的后起之秀,该公司在内蒙古多伦、包头神华煤制烯烃项目现场设立了装备制造中心,总部占地面积600余亩的重型装备制造基地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除大型煤化工、石化装备外,该公司还把目光瞄向了核设备、海水淡化等装备的制造。
少数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凭借装备能力、业绩等诸多优势,在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对苯二甲酸、大化肥、大型煤化工和天然气输送、液化储运等国产化设备制造中找到了可以进行结构调整的产品。而大多数装备制造企业在产品结构上仍很迷茫,还不知道选择什么产品,上什么项目。日前,江苏江阴一家销售收入3亿元的装备制造企业的董事长向CCIN记者抱怨:“现在找项目很难,想投资上项目都不知道选择什么产品,哪些行业的产品可以上我们都不知道。”
据CCIN记者了解,尽管很多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上陷入迷茫,但都不想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新产品,而愿意选择为某个项目或者工艺配套。这种做法订单近在眼前,资金回笼快。然而,正如业内人士所说,目前全国加工制造压力容器的企业有3000多家,大部分都是“大路货”,市场僧多粥少。这暴露出我国石油和化工工艺与装备研究相脱节,装备制造企业急功近利,一般不愿意跟踪或无能力跟踪工艺研究。对此,中国化工装备协会等有关**表示,要想长远发展,必须摆脱这种思维,勇于开发新的装备产品。
以煤液化工艺技术为例,我国煤炭研究院在30多年前就开展了煤液化工艺技术研究,并从美国、日本引进两套小试装置。而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却无人问津,更没有一个企业跟踪研究,开发相关装备产品。如果制造企业当时能及时跟踪其工艺,并开展设备的研究与开发,那么,今天我国新上的大型煤液化装置所需的设备就可以派上大用场。
针对多数装备制造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的迷茫,山西丰喜化工设备公司总经理李广民表示,装备制造企业需要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实现“有进有退”。如电石、煤制甲醇等产品为这些行业配套的装备制造业就必须转型甚至退出。装备制造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大型乙烯和煤化工成套技术装备、精细化工成套技术装备、节能环保设备等高端产品。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理事长张声认为,化肥企业仍然大有可为,国家大力发展化肥行业,在能源和粮棉生产区建设大型化肥生产基地,氮肥行业原料路线结构调整,年产45万吨以上合成氨装置、年产60万吨以上尿素装置的成套装备需要国产化,其中将重点研制大型空分、压缩机、合成反应器等设备。另外,目前在建和规划中的钾肥项目还有新疆罗布泊二期170万吨/年硫酸钾、青海盐湖100万吨/年氯化钾、中信国安100万吨/年硫酸钾镁肥,这些项目对化工装备制造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赵梦青也向CCIN记者表示,装备制造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工装条件、地理位置等定好位。今后,协会将选择科研院校那些可靠的产品举办更多形式的产学研交流活动,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通道,把更多的装备制造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使化工装备行业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