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经》研究部8月17日推出的第五十一期《财经·宏观周报》中,《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经济学家何茵就中国出口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剖析。他们认为,在劳动力相对密集产品方面,中国仍具备优势,现有稳定出口政策,有助于中国保住市场份额,但是,这些都无法改变中国贸易顺差2009年负增长的趋势。
两位经济学家认为,尽管中国劳动力相对密集产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但由于其占出口比重较小,难以独自担当推动中国出口增长重任,未来出口复苏仍然有待资本与技术相对密集产品出口回升。
根据两位经济学家测算,中国出口产品,大约不到25%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包括皮革、木制品、纸制品、纺织品、家具、旅行用品及箱包、服装和鞋类制品,其他75%的产品属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包括金属制品、非金属矿制品、钢铁、机电设备、通讯设备和运输设备等。
另外,两位经济学家还发现,一个国家从中国进口产品的比重有个上限,大约为20%。在达到20%的上限之前,中国对这些国家出口增幅明显超过该国进口增幅,一旦接近上限,中国对这些国家出口的增速取决于其进口的增速,即中国进口占比趋于稳定。
目前,中国对日本、美国和欧洲出口占其进口比重均已达或者接近20%,只有新兴市场国家例外。两位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中国出口增长在发达国家以稳定出口市场份额为主,在新兴市场经济,仍存在着扩大市场份额的空间。
不过,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中国却不具备在发达国家的相对比较优势。
受金融危机影响,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口从2008年11月开始均大幅萎缩,截至2009年5月,美国进口同比下降36%,日本下降38%,欧盟下降28%。但是,这期间,中国出口商品在这些经济体的比重却持续上升。
两位经济学家分析称,由于发达国家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多为价格相对低廉的中低端产品和生活必需品,危机爆发和持续削弱了这些国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意愿,**被削减的,通常是价格较为昂贵的高端产品和**品。因此,虽然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受消费疲软的影响出现了滑坡,但从中国进口的比重反而上升。
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口也受到危机影响大幅下滑,但是中国出口商品占其进口比重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两位经济学家认为,由于新兴市场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与其国内商品和众多进口品类似,没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遭遇危机时,无法拥有类似在发达国家市场的价格优势,显得更为脆弱。
此外,相对于价格,中国商品出口数量波动仍是决定出口额变化的关键因素。中国出口增长仍然是以量取胜。
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出口企业结构中存在“国进民退”倾向,即国有企业出口份额下降趋势骤然减缓,进口份额甚至有所上升。
两位经济学家认为,出口企业“国进民退”会对近期中国外贸顺差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自2003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基本维持了外贸逆差,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推出刺激经济计划之后,国有企业进口增长或进一步导致国有部门外贸逆差的上升。
“如果现阶段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不能有效渗透和传导到民营部门,普遍惠及中小企业,那么,未来外贸顺差将面临较为严峻的负增长形势”,两位经济学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