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投资理财>聪明人都去买国债了 别问我为什么

聪明人都去买国债了 别问我为什么

2016-03-10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现在买国债还是非常聪明的行为。趁着收益没降,先锁定住未来一段较长时间的收益。比如购买5年期的国债,那么未来5年中不论利率如何变化,你的收益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妥妥的很安心。

         【中拓贸易商务资源网】3月10日,2016年首期国债就要发行了。这一期的国债显得特别可爱。

  首先,在降息周期下,普通人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但本期国债的收益率没降,三年期4%,五年期4.42%,和去年持平。

  其次,随着监管细则的落地,互联网金融行业正面临新一轮洗牌,风险犹在。但国债依然在那里,以一种“无论你们怎么变我就是这么靠谱”的姿势,连活期存款都无法比拟的安全性,怎能让人不爱呢?

  现在买国债还是非常聪明的行为。趁着收益没降,先锁定住未来一段较长时间的收益。比如购买5年期的国债,那么未来5年中不论利率如何变化,你的收益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妥妥的很安心。

  另外,别再以为国债只是大爷大妈们的“标配”,小年轻们现在也开始进入抢购大队了。所以小融特备国债购买全攻略,送给明天要早起的你。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期要发行的国债:

  据悉,本期发行的是凭证式国债,分为两档,其中3年期票面年利率4%,5年期票面年利率4.42%。发行期为3月10日至3月19日。投资者购买的凭证式国债从购买之日开始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逾期兑付不加计利息。

  另外,本期国债为记名国债,可以挂失,但不可流通转让。投资者购买凭证式国债后,可到原购买国债的承销团成员办理提前兑取、质押贷款,按照实际持有时间和相对应的分档利率计付利息。

  该如何战胜大妈,买到国债呢?

  根据以往经验来看,每次国债发行的时候都会一抢而空,抢国债讲究的就是:快、准、狠。小融特地总结了几条攻略,大家赶紧get起来吧!

  1、 掌握好发行时间,不打无准备之仗。以下是2016年度国债发行计划表。

  

聪明人都去买国债了 别问我为什么

 

  2、确定好购买方式

  明天(3月10号)即将发行的国债就是凭证式国债,目前凭证式国债只能在银行柜台购买。势必要和大妈抢了,想买的盆友还是尽早去银行网点排队吧,别忘了带好身份证和银行卡。

  本期支持凭证式国债发行的银行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邮储银行、青岛银行、青岛农商行等银行网点。

  另外,不要觉得只有大银行的国债才有保障,其实每个银行发行的国债利率都是一样的,水平也相差无几。大银行网点多,人流大,往往更早被抢完。所以,可以去一些人流量较少的中小型银行网点进行购买,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增加购买成功率。

  如果你不愿去银行排队也不要紧,4月10号发行的电子式国债就可以用网银购买。目前支持购买电子式国债的网银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招行、交行、广发银行等网银。

  当然,不是所有银行都可以用网银买,建议购买前先给银行的客服打电话确认一下。没有网银的,记得提前去银行开通网银。

  3、 开通国债账户

  **次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需要在购买前“开通国债托管账户”。所谓的“国债托管账户”就是你在网上银行用于购买国债的账户。

  如果你手里有一张支持购买国债并且已经开通了网银的银行卡,那么只要登陆银行的官网就可以一步搞定,没必要跑银行了。

  如果自己搞不定,可以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到银行柜台开通电子账户,把购买国债的钱转到电子账户上就OK了。

  4、购买当天8点半准时秒杀

  如果要用网银买电子式国债,那么记得早起。8:30正式开始购买,建议提前8:00登录网银(注:网银购买国债一般不需要U盾),购买时一定要快、准、狠。

  5、购买后的注意事项

  注意一:购买国债之后,一般会有一份国债认购确认书,可在网银查询,也可打印出来存档。

  注意二:电子式国债每年付息,建议关注每年的国债发行时间及自己购买国债的付息时间,国债每年付息之后可以手动转入购买下一期国债,以实现复利增值的目的。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从理财角度说 个人使用信用卡的意义在哪里?
阅读下文 >> 卖房创业者后悔不已 他们可能再也买不起房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8317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