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化工资讯>钛行业发展需要“供给侧改革”

钛行业发展需要“供给侧改革”

2015-12-07 来源:中国有色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  11月钛市场回顾  11月钛矿市场相对于钛白粉市场表现较为稳定,商家没有明显的降价行为,但由于下游支撑力不足,采购压价现

  11月钛市场回顾

  11月钛矿市场相对于钛**市场表现较为稳定,商家没有明显的降价行为,但由于下游支撑力不足,采购压价现象依旧较为明显。并且受需求低迷以及非洲钛矿的低价冲击,主流进口钛矿价格环比10月份下调了15~20元/吨。而国产钛矿,海南地区钛矿价格相较于进口钛矿完全没有优势,因而成交十分困难。攀西地区钛矿因客户资源相对供应同比减少,价格相对较稳。

  11月钛渣市场价格变化不大。由于需求不足,氯化渣成交总量有所下降。钛渣企业对此无能为力,只能被动承受。而酸渣市场略好,由于部分企业已经提前停产,目前市场竞争相对温和。而某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的难题是收款困难。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下游买家多要求先送货后付款,钛渣企业3~6个月后才能收回货款。

  11月四氯化钛价格有所波动,继10月末部分地区四氯化钛价格回落之后,11月初降价的范围有所扩大。其中,山西、河南地区四氯化钛价格降幅**,超过200元/吨。目前部分企业仅以**产量进行生产。而下游对四氯化钛的采购也并不积极。由于下游海绵钛产品价格出现全线回落,四氯化钛需求有所降低,部分企业感到降价压力。

  11月国内海绵钛价格全线下调。除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坚持报价不变之外,其他未降价的企业均下调了产品价格,降幅在1000元/吨。随着年末的临近,海绵钛市场进入淡季。多数企业认为未来海绵钛价格仍有下行可能,希望尽快将库存产品销售出去。钛材市场相对平静,除钛锭产品价格与海绵钛价格联动下调之外,其他产品价格暂时无明显变化。

  11月钛**市场持续下行。由于当前市场成交有限,部分企业为争抢订单下调产品价格。除生产商外,部分经销商为了完成全年销售任务也选择降价销售。若经销商能够完成全年销售任务,将可以从签约厂家拿到返点。为此,部分经销商甚至以低于钛**企业的价格进行销售。而降价后,国内市场采购量并未出现明显的好转。由于下游市场表现同样疲软,国内钛**市场已经不是单纯靠降价便可以化解销售困境了。随着年末的临近,钛**企业需要回笼资金,这必将导致企业间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

  钛行业发展期待“供给侧改革”

  在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平主席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为解决我国加工业普遍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指明了出路。而“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关于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业内人士也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如淘汰落后产能,暂时关停亏损企业,限制新建扩建产能,停止低价恶性竞争,国家收储干预等方案。这些建议中,有些可除长远发展之忧,有些可解眼前困顿之局。在这里,结合国家提出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核心,笔者也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淘汰落后产能显然是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生产率的办法,但其中涉及全局与局部、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利益的纠葛,如何具体实施需要协商解决,难以一蹴而就。国企及大型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但要背负社会责任,效率自然受到影响。

  小型企业生产效率较高,但不会主动承担推动行业进步的攻坚任务。而关停亏损企业也是一样的问题,需要协调各方利益。从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看,若能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淘汰机制,可以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限制新建产能的方案则相对复杂,因为这其中要对新建产能是否能够提高生产率进行判断。若新建产能只是现有生产技术的简单再复制,则无法起到提高生产率的效果。这种重复建设自然会浪费社会资源,同时还可能拉低行业开工率,影响生产效率。若新建产能有独到的新技术,生产效率高于现有生产设备,则应当进行鼓励,同时在业内进行推广,**终实现提高行业生产率。在这当中,我们应避免“一刀切”的方式,以免个别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奶酪”而打着限制产能的旗号对**工艺层层设卡,阻碍行业进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饿了么试水火锅外卖O2O
阅读下文 >> 200亿件快递!百万吨的包装“垃圾”去了哪儿?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8262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