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物流资讯>西藏交通巨变:从“猴子路”到“朝发夕至”

西藏交通巨变:从“猴子路”到“朝发夕至”

2013-07-22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  现在住在西藏林芝八一镇的罗布次仁老人正计划着要回家乡墨脱看看,听说新修好的墨脱公路很方便,一天就能到。而这在几十年前

  现在住在西藏林芝八一镇的罗布次仁老人正计划着要回家乡墨脱看看,听说新修好的墨脱公路很方便,一天就能到。而这在几十年前简直不可想象。58年前,罗布次仁硬是用了整整十多天紧赶慢赶才从墨脱走出来。

 

  墨脱位于西藏林芝地区,藏语意为“隐秘的莲花”。此地风景绝美,恰如世外桃源,其独特的气候也迥异于西藏大部分地区,温热多雨,物产富饶,引人入胜。但因为地处高山峡谷,群山环抱,交通极为不便,被人称为“高原孤岛”,它曾是中国**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

 

  年届八旬的罗布次仁老人1955年被解放军工作队选派到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深造。5月的一天,罗布次仁和同伴罗布占堆、白玛央金从墨脱出发,沿着“猴子路”,耗时十天走出墨脱大峡谷。

 

  罗布次仁清晰地记得,人们称呼进出墨脱的道路为“猴子路”,意思就是道路艰险,只有猴子那般轻巧灵便才行。那时候的道路都是野兽出没的羊肠小道和行人搭建的简易便桥,稍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

 

  事实上,进出墨脱还必须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嘎隆拉雪山和多雄拉雪山,常常大雪封山,无法进出。在此之外,因为不稳定的地质构造,沿途常发生泥石流和塌方事故,布满险情。

 

  罗布次仁老人说,甚至连墨脱宗本都要靠年轻的壮劳力背下去才行,因为根本没有马行道,马也使不了。只有窄窄的人行道,宗本就靠两三个壮汉沿着人行道背着出来。

 

  交通的险恶让墨脱人甚至没了走出来的愿望,罗布次仁老人回忆起58年前和同伴走出墨脱到内地学习而被当地人视作异类。在当地人眼中,险恶的交通是会要人命的,“非到万不得已,干嘛要出来”。交通成为制约墨脱社会发展的头号难题,甚至直接导致观念闭塞落后。

 

  据介绍,徒步翻越横亘在墨脱和波密县之间的嘎隆拉雪山至少要7个小时。每年只能依据季节、气候分段通行,通车时间很短。而现在,嘎隆拉隧道通车后,走出来用的时间则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

 

  2010年12月,墨脱公路关键性控制工程嘎隆拉隧道贯通,为这座“高原孤岛”的居民和外界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方便。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终告结束。为此,国家投资了9.5亿元。

 

  如今进出墨脱,已是另一番景象。

 

  全国人大代表、墨脱县巴登则村党支部书记白玛曲珍告诉记者,墨脱人要走出墨脱不再是难事。白玛曲珍还记得她10岁那年**次到林芝地区上学的情景:徒步四天,翻过两座雪山,再坐汽车,300多公里的路,5天才走完。

 

  “现在到北京4000多公里的路只要两天,而以前要花费半个月。墨脱要发展首要就是交通。”白玛曲珍对墨脱交通的变化感慨万千。

 

  多次进出墨脱的媒体工作人员王雅慧告诉记者,现在去往墨脱的道路质量已经大大改观,沿途大部分都是平整的道路,从林芝地区八一镇驱车至墨脱县城,全程也不过一个白天,早上出发,傍晚就到,实现了“朝发夕至”。

 

  墨脱公路是西藏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西藏没有正规的公路,英国人送给达赖喇嘛一辆汽车,只能拆缷了,用牲畜驮到拉萨。现在,西藏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6万公里。人们旅行、经商和朝佛都更加方便。

 

  罗布次仁老人常念叨着,希望能常回家乡墨脱看看。现在,他的心愿正在达成。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多省出台政策鼓励流通业发展
阅读下文 >> 仓储物业及现代化分销中心需求仍然强劲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7631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