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新村:住别墅不再是梦想
红顶建筑、青砖白瓦、雅致小院……走进霍城县水定镇幸福新村时,一栋栋色彩艳丽整洁美观的乡村别墅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63岁的村民腊燕林家,窗明几净,设施一应俱全,加上新房密封良好沙尘进不来,楼上楼下干干净净。腊燕林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他,如今告别了自家的土坯房,带着老伴和儿女搬进了幸福新村一栋12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
腊燕林一家以前靠种菜为生,每月收入不过几百元。现在搬迁了,政府给他和老伴办了养老保险,两个人每月能拿1000多元,今后基数还会上涨。“房子我们总共花了15万元,其中4万是政府给的补贴,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腊燕林说,“如今村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看病可以报销,今后没什么大的顾虑了。”说这话时,腊燕林一脸的自在惬意。
霍城县水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安存忠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幸福新村项目新建住房189户,住房面积80平方米—140平方米不等,目前,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内可全部完工。幸福新村突出绿色环保主题设计,资金方面采取政府补贴、援疆资金、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
洪纳海乡:环境变好带动农民发展
在昭苏县洪纳海乡,我们来到村民茹仙古丽开办的农家乐。
进入这130平方米的房子,一股浓郁的玫瑰花茶香味扑鼻而来。走进客厅,民族花色的地毯和壁毯样式华美,一排长桌上摆放了精**餐具和诱人的水果点心。当了20多年家庭主妇的茹仙古丽说,自己从没想过能当上老板娘。“那个时候,村子里的卫生条件很差,牲畜随地排便,也没有人打扫,一下雨,泥巴和粪便搅和在一起。”回忆起从前的生活,茹仙古丽直摇头。
提起开办农家乐的缘由,茹仙古丽说,是乡干部的鼓励让她有了想法,乡里派她出去参观学习,还给了她资金支持。现在她家的农家乐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做得很红火,光今年一个夏季,除去成本她就净赚了2万元。
洪纳海乡地处县城城郊接合部,过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去年,该乡以实施中央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为契机,开展了以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对3个垃圾无序堆放区进行清理并改建成街头绿化小游园, 4个规模化养殖小区进行畜对禽粪便集中无害化处理,使乡镇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也拓宽了农牧民增收的渠道。
去年年底,洪纳海乡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示范乡镇称号,成为全县重要的民俗风情旅游接待点。
胡松图喀尔逊蒙古族乡:建成伊犁州**乡镇环保站
40岁的伊利亚是昭苏县胡松图喀尔逊蒙古族乡村民,俄罗斯族。今年4月,随着伊犁州**乡镇环保站落户这里,他成为环保站的一名垃圾清运车驾驶员,同时兼任乡环保站站长。每天,伊利亚的工作都排得很满。他要带领环保站的几名职工清扫乡里的主要街道、清理村民房前屋后的垃圾、将各家的牲畜粪便拉到村外的填埋场掩埋、到距离乡政府3公里的水源保护地去查看情况……
胡松图喀尔逊蒙古族乡位于昭苏县**西部,距县城91公里,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民族乡、边境乡。现下辖6个农业村,两个牧业村,共有居民1364户计8900多人。
乡党委委员、宣传干事许小红告诉记者,2011年,该乡争取到了中央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进行整乡推进。今年4月,乡环保站成立,镇上利用国家的250万元资金购买了2台10吨以上垃圾清运车和150个垃圾箱等环保设备。
50岁的蒙古族妇女卡莎一辈子伺候惯了牛羊,今年春天开始,她成了乡环卫队27名环卫工人中的一员,每天除了清扫卫生,监督大家保持村里环境卫生整洁也成了她工作的一部分。“现在村里到处都很干净,没人乱丢垃圾,我们的工作做起来也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