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家电召回条例难产 海外市场倒逼企业出手

家电召回条例难产 海外市场倒逼企业出手

2012-11-22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一则万和电气对出口美国、加拿大的贴牌加工烧烤炉进行自愿性召回澄清公告,引发家电企业对于缺陷产品召回背后隐藏风险的热议。 

 一则万和电气对“出口美国、加拿大的贴牌加工烧烤炉进行自愿性召回”澄清公告,引发家电企业对于缺陷产品召回背后隐藏风险的热议。

 

  日前,由万和为美国和加拿大客户贴牌生产的烧烤炉,因存在用户不正确安装引发的安全故事,由万和与当地零售商决定进行自愿性召回,购买这一产品的消费者可以选择是否要求企业召回。万和电气副总裁宫培谦透露,“目前,在上述两国还没有接到消费者要求召回的诉求”。

 

  在中国家电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逐步从OEM贴牌为主的产品出口,到自有品牌为主的本土化营销的今天,本土市场“缺陷家电产品召回制度”的空白,也让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触及家电召回条款时无法应对自如,甚至不清楚这背后到底存在怎样的风险和陷阱。

 

  补上家电召回这一课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市场上,中国家电企业都亟待建立完善的品质监管和售后服务体系,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家电召回风险,特别是要避免在海外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政策风险”,冲击刚刚起步的“自有品牌”扩张道路。

 

  家电分析师张彦斌认为,“万和电气的自愿性召回,无疑也给国内众多家电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提了个醒,一旦遭遇产品质量问题,或者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引发事故,一定要查清原因、主动应对、合乎法规、尽快解决,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海外品牌的本土化营销”。

 

  近年来,不只是万和电气等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中遭遇过“自愿召回”和“被迫召回”事件,包括松下、飞利浦、三星[微博]等一大批跨国巨头在中国也实施过主动召回。但在中国市场上,由于一直缺乏有关家电召回的法规条例,一些企业在出现批量性的产品质量事故时,或采取欺瞒手段,或采取私了方式,一般不会主动进行公开召回。

 

  因为国家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不少中国企业在海外出现产品质量事故时习惯性地会采取一些非公开手段解决,反而会让企业陷入“品牌和市场”双输尴尬。

 

  在海外市场上,对于引发批量性事故的家电召回,涉及零售商和制造商均有明确的责任界定。特别是涉及哪些产品应该召回,如何召回,召回后如何处理,以及相关用户的召回维修记录等等,均需要一套专业的服务体系来确保和推动。当前,我国家电企业中尚未发生过一次产品公开召回案例,这意味着企业必须**补上这一课。

 

  我国家电召回条例难产

 

  令人不解的是,早在2010年7月就公开征求意见的家电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在经过长达2年多的征求意见后迟迟未能推出实施。

 

  今年年初,国家家电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鲁建国披露,“家电召回条例实施至少还要再等1—2年,主要是对于确定什么样的产品,在何种情况下需要召回,还需要通过一系列产品检测后来确定,不排除会在个别家电上先试点”。

 

  鲁建国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咨询时则指出,“质检总局正在筹备召回技术规范的科研立项工作。由于颁布实施需要相关行政领导批准,牵涉部门多,周期自然要长”。

 

  与此次万和烧烤炉在美国的自愿性召回,避免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消耗,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较小不同,一旦家电企业遭遇强制性召回,则要面临从厂商报告、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制定召回计划,实施召回,保存记录等一系列流程,需要成立专门的服务体系、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终还会对品牌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目前,由于我国家电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产品,大多采取贴牌加工的方式,很多产品的售后服务都是由海外客户直接承担,大部分企业并未在海外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和服务队伍,一旦遭遇缺陷家电产品的召回将面临着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甚至是品牌形象的损失。

 

  家电企业人士则认为,“当前,家电召回条例的实施并不会对整个家电产业造成冲击,相反因为法规的不断完善可以起到对市场竞争秩序规范引导的作用。特别是在参与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均拥有完整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而中国企业由于存在逃避的想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制约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良性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许意强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家电广东造稳占全国半壁江山 技术创新多
阅读下文 >> 洗衣机领域四项行业标准正在制定和修订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53880.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