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网络信息>《纽约时报》网上付费用户超过50万

《纽约时报》网上付费用户超过50万

2012-08-30 来源:广州日报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    智能手机、平板流行的时代,报纸数字化已成为趋势。  互联网一定是免费?若网上内容收费就必死无疑?日前,《纽约时报》

  

 

  智能手机、平板流行的时代,报纸数字化已成为趋势。

  互联网一定是“免费”?若网上内容收费就“必死无疑”?日前,《纽约时报》却用事实告诉大家,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即使习惯了“免费午餐”的网民,也会向报纸电子版掏钱,当然,前提是内容足够好。刚刚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纽约时报》在线发行收入**次超过了广告收入。分析师感叹:“这是**家订阅收入大于广告收入的大型报纸,真是有趣又罕见!”

  电子报纸能赚钱确实是互联网一件大事。不过,《纽约时报》只能说是打开了一个“窗口”,未来如何保持盈利,甚至增长,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然而,这也是对国内各大报纸、杂志的莫大鼓励,终于看到曙光。作为读者,怎样的电子报纸、杂志,才会让你甘心情愿地“掏钱”?

  打破“免费”魔咒 数字报盈利

  **经济低迷,《纽约时报》也不能置身事外,不过,这家“百年老店”却迎来了一场历史性的跨越,在刚刚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其发行收入上涨8.3%,增加到2.33亿美元,更重要的是,这得益于在线订阅。据悉,《纽约时报》开始数字内容收费至今已有15个月了(现在每月免费阅读20篇文章下调到了10篇),此前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终于,今年第二季度付费用户增长了12%,超过了50万,依靠收取这些付费用户每月的订阅费,实现了该报的盈利。

  2011年3月18日,《纽约时报》作出一个惊人之举,调整以前收费方案,推出“数字订阅”方案。这家报业老店逆网络“免费”大潮而动,开始一次酝酿已久的冒险:自3月28日始,凡每月在纽约时报网站阅读文章超过20篇的,均须付费订阅(20篇以下免费)。收费标准:网站加手机版15美元/4周(全年195美元),网站加平板电脑版20美元/4周(全年260美元),全通路订阅35美元/4周(全年455美元)。默多克旗下的《The Daily》的iPad报纸每天120版,全年合共收费40美元。

  “大路货的新闻不会吸引任何人,更不用说年轻人,所以需要创造独特的产品。人们会为**的价值付款,这是可以肯定的。”据了解,《纽约时报》“向新媒体要效益”的战略不仅仅从保证新闻产品质量上下工夫,也在**限度减少读者流失方面做足了文章。

  “85%的在线读者**不会超过20篇文章的限制,所以,20篇这个数字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保证从**忠诚的用户那里收到钱,又不致赶走偶然来访的读者,他们构成了网站的绝大部分流量。”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纽约时报网络数字版有6700万读者,只要向其中1%的**忠实的读者每个月收取15元美元的费用,就能够弥补广告的损失。而只要有超过2%的人付费,纽约时报就可以成为一个完全依赖读者的报纸。

  线上收费 国内媒体刚起步

  事实上,《纽约时报》旗下《国际先驱导报》和《波士顿举世报》订阅量也在增长,其数字订阅用户有望在2014年初超过印刷版。此外,很多其他内容供应商出售他们的内容也是盈利的。尽管新闻杂志正在萎缩,《经济学人》也正在逆潮流而上,使用的策略是“必须订阅它们的纸质出版物才能使用它们的数字内容”,而它的确成功了,订阅量一直在增长。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张志安副教授表示,数字内容收费,能否成功,关键有两个因素:一是目标受众的购买能力和需求市场是否足够大;二是内容本身的质量及其价值。《纽约时报》数字版收费战略的成功,充分说明,在美国这个较成熟的阅读市场中,相当多的受众还是愿意为高品质内容埋单,无论是纸质版或数字版。

  报纸数字内容付费阅读的时代真的来了吗?在美国媒体大举进军网络的同时,中国的媒体也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多元化发展,很多纸媒都推出了自己的数字版,然而中国目前付费的媒体效果还不好。“有限的几家有付费的,如新世纪、**财经,它的读者量很少,一个月几千个到一万个人的收费远远不能够满足一个独立媒体的投入。”

  据了解,《**财经日报》数字报的官网订阅价格为每年180元,团购价格可降到每年78元,目前,其数字报可注册后免费阅读两周,读者还可以下载免费的APP的数字报阅读端,对读者来说,购买线上的收费数字报显得可有可无。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大部分媒体都有数字版,然而多数都是免费下载。《周末画报》在苹果App商店中下载量非常高,它不单单是一个网络版的杂志,而是融视频、音频以及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产品。据现代传播集团新媒体事业群总经理虞萍介绍,由于中国绝大部分用户还没有付费阅读习惯,《周末画报》在线版全部免费,而且为了保证传统版销量,《周末画报》在线版与它纸质媒体的内容重合度只有30%。“中国绝大部分用户还没有付费阅读习惯,目前付费的媒体效果还不好。”

  多媒体整合

  电子报纸玩起来

  虽然中国纸媒距离靠数字内容盈利还很遥远,然而《纽约时报》的成功变革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在此。

  传媒**认为,新媒体其实就是一个新的载体,彩印技术、网络技术、新兴的移动互联网iPhone、iPad、安卓系统等,都是新的载体。新的载体赋予了媒体很多新的可能性,如音频、视频的技术的应用,链接、直拨电话、跟用户更多互动,包括手势的互动、重力感应等,这些都赋予了媒体更丰富的表现和更好的表达,例如360度视角,像iPhone似的触摸反应,伸缩和分层内容,包括视频和音频,都共同组成了引人入胜的读者体验。

  事实上,《纽约时报》的新尝试不仅仅是数字内容收费这么简单,它已经推出了多种类型的新闻服务,iPad上线的个性化新闻聚合服务“News.me”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这种服务,人们可以获得他们在Twitter上所关注的人正在分享和阅读的文章。 (文、图片整理/记者 冯秋瑜)

相关阅读:

纽约 网上 付费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360全线进攻 搜狗称无压力
阅读下文 >> 百度360趁夜掐架 3B大战全面爆发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4568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