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渠道商圈 > 热门人物>苏波:中国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有很大“走出去”潜力

苏波:中国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有很大“走出去”潜力

2012-08-23 来源: 金融界网站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  金融界网站讯 8月22日,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年会

  

图文:工业和资讯化部副部长苏波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

  金融界网站讯 8月22日,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年会有超过40个的国家和地区人士参加。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先生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等能源资源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美洲、非洲、欧洲等地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下为苏波演讲实录:

  苏波:尊敬的王忠禹主席、陈经纬会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值此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此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香港与**各地有着广泛的经济联系,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在香港召开,充分彰显了香港在中国海外投资活动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借此机会,我愿就加快工业企业“走出去”的问题做两方面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我国工业发展与对外投资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一是我国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22个行业中,我国产值均居**或者第二,在500多宗主要的工业产品当中,有220种产量跃居**首位,近年来,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端装备制造、高速轨道交通、高性能计算机、新一代移动通讯等领域取得了突破的进展,并进入****行业。二是制造业产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进出口总额3.6万亿美元,是2005年的2.56倍,是2000年的7.68倍。在出口产品当中,机电产品达到了1085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达到了5488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57%和29%。在电力装备、精密机床、工程机械、重型矿山等行业的出口产品中,高附加值的产品占较大比重,从进口看,机电产品达到了7533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达到了4000多亿美元。三是海外投资与合作迈出了新的步伐,2011年,我国企业直接对外投资遍布全**132个国家和地区。从投资的方式看,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和工业园区等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不断增多,到目前已在几十个国家建立境外工业园区。四是中国工业“走出去”具有广阔的空间。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加速发展时期,但工业企业“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从主要领域看,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等能源资源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美洲、非洲、欧洲等地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积极落实“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工业企业发展水平。“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大好时期。一是转型升级是中国企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任务。“十二五”时期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自主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工业发展建立的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二是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支持实力雄厚大型企业开展成套工程项目承包,跨国并购、知识产权国际申请注册,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和区域的营销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配置和价值链的整合,鼓励国内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与境外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合作,引导轻工、纺织、家电等技术成熟的行业,以重点企业为**,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努力增加当地就业,推动国际市场需求大的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重化企业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的重化工园区,在进一步加强与各国、各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合作的同时,增强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出口能力,实现双赢。三是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引导和政策支持,鼓励银行在授信额度、贷款条件、贷款期限等方面对“走出去”企业给予优惠,加大企业海外投资的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参与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实现银企联合“走出去”,鼓励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和规模较大、外向度较高的企业整体或者主营业务到中国香港、美国等境外主要资本市场上市,拓宽境外融资的渠道。研究制定并出台促进和保护企业境外投资的有关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和保护企业的境外投资活动,制定人才战略,重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把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紧缺人才纳入人才的战略进化。四是建立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的程度,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搭建促进企业“走出去”的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分析国际市场环境、投资机会和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工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财会、评估、知识产权等专业化的服务。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和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不断地完善政策措施和市场环境,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迈上新的台阶,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

苏波 企业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巴尼巴滴:希望中国商业领袖更注重企业社会责任
阅读下文 >> 360入局搅动搜索市场 百度正在请教法务人士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4496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