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数码电子>低价让国产智能手机翻身?用户黏性需增强

低价让国产智能手机翻身?用户黏性需增强

2012-07-06 来源:经济日报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未显示 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核心提示:  高端市场站不上去,低端市场又非久居之地,国产智能手机处境相当尴尬。这种情况下,想要抵御放下身段的国际品牌,国产手机仅

  高端市场站不上去,低端市场又非久居之地,国产智能手机处境相当尴尬。这种情况下,想要抵御“放下身段”的国际品牌,国产手机仅拥有市场份额还远远不够,必须增加用户黏性——

  日前,盛大正式发布智能双核手机Bambook Phone,进入手机市场。该手机将内置盛大网络众多应用,售价为1299元。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也发布了新款阿里手机。该手机是阿里巴巴和家电巨头**合作生产的,售价为999元,比Bambook Phone还便宜300元。

  在此之前,众多传统互联网企业已经纷纷用“性价比超高”为卖点置身手机领域,百度、小米科技是较早进入到这个领域的企业,而奇虎360的**机也已经发布。此外,人人网、网易即将进入手机市场的消息也甚嚣尘上。但无论是谁,除了内置的不同应用程序,价格战再次成为行业竞争的**手段。

  同时,一份新的调查报告让一些国产手机人士感到兴奋。这份报告显示,国内手机市场**的前5强中,除三星电子外均为国产品牌,分别是中兴、华为、联想和酷派,这4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更超过了40%,国产品牌总市场份额更将超过50%。国产手机很长时间都没有如此“争气”过,在2003年短暂辉煌过后,国产手机一直陷在泥沼之中,被洋品牌及山寨机夹击,只能惨淡度日。如今,国产手机的辉煌似乎又回来了。

  其实,这次国产手机上榜的“中华酷联”4**有着相似的背景——智能手机集中在千元价位,销售与3大运营商捆绑紧密。这使得国产手机在中低端市场获得了一线生机,但其前景仍然不妙。衡量国产手机是否走出困境,不能仅看销量指标,而且要看销售额以及利润指标。国产品牌手机虽然占据了国内50%的智能机市场,但都集中在低端智能机市场。三星和苹果占据了手机市场99%的利润,而国产品牌和其他国际品牌只能去争夺剩下的1%的利润。国产手机技术研发、品牌实力上仍无法与洋品牌正面抗衡,在公认的高利润面前,苹果iPhone4S平均售价仍在4500元以上,同样卖得成行成市,这便是品牌的力量。

  尽管国产手机重夺半壁江山,但运营商定制机市场利润微薄,传统渠道市场又受运营商市场冲击和互联网企业低价机的搅局,国产智能手机今年价格大幅下滑,竞争日益激烈。低端市场并非久居之地,高端市场又站不稳,国产手机处境相当尴尬。这种情况下,想要抵御“放下身段”的国际化品牌,国产手机只拥有市场份额远远不够,必须增加用户黏性。

  目前,智能手机制造环节硬件价值的不断透明,后端软件与服务已经逐渐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焦点,“终端+软件+内容+服务”的整合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厂商所采纳。在这种一体化的整合趋势下,推出新的应用与服务创新就显得更为重要,也将是未来智能手机新的利润增长点。互联网企业主动选择与传统手机厂商进行深度合作,旨在发挥自身在电子商务、搜索、网络安全等方面的优势,以自己的独特应用来黏住用户,争取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抢占市场份额。

  截至2011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接近23亿,同比增长8%。全球移动3G用户为11亿,同比增长37%。另有数据表明,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9亿部,而当年PC出货量是3.5亿部;预计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会达到6.2亿部。互联网从“桌面”走向“移动”已是大势所趋,而且,中国市场仍然有一大片值得深耕的土地。在功能机向智能机更新换代的大潮中,广大的三级、四级市场和农村地区还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能,智能手机是中国手机市场重要的发展机遇。市场研究机构预计,2012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为1.64亿部,而手机销售总量约为3亿部,智能手机的占比将提升到55%。

  面对巨大的市场,国内的手机企业需要以智能手机为终端,使得基于云计算的移动云服务将变得更需要以用户导向,并注重用户的体验,从而,促使整个产业的价值链更长更丰富,催生更多基于移动的商业机会。因此,只有拥有综合服务能力和庞大用户基础的厂商,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进而改变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

 

相关阅读:

低价 国产 智能 手机
分享到:
阅读上文 >> 新一代iPhone如箭在弦 中国移动牵手受阻高通
阅读下文 >> 互联网手机成本的秘密:小米利润率20%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ceoie.com/show-14016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贸商网-贸易商务资源网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0311-89210691 ICP备案号:冀ICP备2023002840号-2